特别推荐侯瑞华老师文章:我做辅导员组负责人的心路历程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志愿者协会会长穆忠良老师在工作群里,提醒大家按照之前的任务分工,考虑适逢假期,建议提前着手!把各组任务细化,要求各组以任务为牵引,细化保障方案,做到定岗、定位、定人、定责。要主动对接,多想一步。对不明确、不清楚事项,要主动沟通!尤其是结合部的工作,一定要有人负责!宁肯有交叉,切勿有漏项!他又率领志愿者协会几位副会长于10月5日上午,在书院召开保障工作推演会,各负责人都按时参会。
我到书院时八点多一点,刚上到三楼楼梯,就看到穆老师、钟庆来老师、靳松老师、刘培老师、王晨老师、张国海老师已经围成一圈在开会。大家碰头后,清楚目前着手做的事,各自去落实。靳松老师负责新闻组,把做好的PPT喊几位老师一起过一遍,就问题一一记下再优化调整,定夺不了的再请示先生。那个当下,有特地从老家赶回来的,有等着去送节礼的,有等着回家招待客人的,但大家还是把工作理清再各自忙自己的事。
下午张国海老师又买来绳子,和几位老师及立志班的小弟子一起搬凳子,用绳子吊线把凳子高标准摆放整齐。晚上线上义工培训会结束后,穆老师又针对每个组的工作做了提示:课程表、话筒试音、分享场地、高矮凳子的合理坐法……真正把“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落到了实处。两天活动里,大家互相提醒,分工不分家,就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碰头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比如第一天早晨及时调整了凳子,换成了高凳子;课间休息时间的调整等。就如穆老师说的:工作组协助服务各版块,不去干扰运行,有需要时随时出现,多融入多服务。一个字来概括:融。
现场会,线上会、碰头会,大家都很快进入状态,很快融入,还有整个过程没有感到焦虑,压力,因为团队队员之间有无形的能量场,大家虽各自负责各口工作,但根本上不分彼此,互相给予力量,工作起来就是其乐融融。
2022年6月3号我从国学班毕业,直接成为志愿者先锋队里的一员,参加了书院大大小小的活动,在不同的义工岗位服务,做过多次辅导员,但都是凌寒老师带领我们,没有总体负责过此项工作。这次我作为辅导员组长,对辅导员有了更深的体验。最大的收获是感动,因为报名的达到一百八十多人,得需要20名辅导员。和史老师对接后建立辅导员群,发工作细则,让老师阅读悉知,共同参加义工培训会会议。逐一记下每位辅导员的名字,因考虑假期,有老师可能临时有事,多几位老师以补位。和刘雪光老师对接小组组牌和手机袋等事宜。
7号一早到了书院,义工老师陆续上岗后才知道,多位义工重复报名。看着20个组牌,有点着急,看到明德礼堂里着子衿服正在练习步子的赵惇素和李远岫老师,心里想着和远岫老师沟通过了,她说有事只能服务一天,我还想着让其他老师接替她的岗位,可现在又在礼仪岗位,我不但没随喜她在认真练习,反而责备她说脱离辅导员岗位。远岫老师微笑着说:“是我理解有误,对不起请原谅!”她就是我当下的镜子,她把总是微笑落实在每一寸时空里,主动道歉是她那颗广阔包容的心。而我却只顾自己负责的工作,没有顾全整体,是前期工作我没考虑周全,好多义工老师才会出现重复报名的情况。在这里我要向远岫老师说:对不起,远岫老师,请您原谅,谢谢您,我爱您!
面对人员不足,我见到来到的老师,说需要您的帮助,没有一个老师推辞,都是同样一句话:有需要时马上喊我!王立慧老师,听到情况后,给我说:“不知道服装要求,明天换成辅导员服装,有需要我随时顶上。”张洪英老师、张栩宁老师、胡华慧老师……因只考虑报名总人数,没有去除义工老师,第一天实际共11组,第二天9组,已经举牌等候好久的老师不用再做辅导员,而她们没有任何怨言。孙宝娅老师、曹玉萍老师、李娇老师等,她们看到哪里有需要就去那里服务。还有万俐君老师,两天都去那么早,看到一楼楼梯口没人,就主动下楼,等一楼有老师上岗,再上三楼问我是否需要辅导员。
周恒芹老师临时接到任务:看孩子。她就和张双老师当了两天孩子王。季淑英老师在去书院坐地铁时就把晚提醒内容及辅导员注意事项编辑好发群里,看到凳子换成高凳子,就出来告知辅导员不要再分年龄排队。茶歇、午饭和晚饭时,到了上课时间,大家会互相提醒,杨可可老师响亮的声音在上空回响:“该进入课堂了,辅导员到位。”每当我在群里发当日工作重点、注意事项、早晚问候语、小组分享要点等,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应并按要求做到。
下午分享环节,和刘培老师交流时得知两个小时的时间,每组推荐一人,分享3到5分钟。辅导员组织小组分享时,义工老师有两组,我让每组推选一位分享人,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好分享准备。如果时间紧张就不参与分享,义工组也是欣然接受。先生打卡感悟里说,在“心得分享会,生命再启航”环节有九位老师走上前台分享他们的收获与感动。我更清楚,我手里还有攥有两张写有分享义工老师名字的纸条。
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每位辅导员老师都做到了一个字:容。“容乃公,公乃王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每位辅导员老师身上都具备了“容”的品质,托举我,包容我。是大家齐心协力共振出大的正能量,得以顺利完成辅导员工作。
我也反思了此次工作的不足之处。针对这次义工老师重复报名的情况,主要是前期工作考虑不周,各自拉自己的群,各口负责人之间应该就参与服务的义工老师对一下名单。建议大型活动把所有报名的老师拉进一个群,强调不能重复报名,然后分不同岗位让大家接龙。这样不至于出现某个岗位人员不足情况。定辅导员人数时,各岗位服务的义工老师人数应该去除。
7号下午在操场上拍照时,迎风飘动的红旗和义工身上的红马甲交相辉映,“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响彻云霄,向这个蓝色的星球释放出感恩、和谐、祥和、幸福的信息。当喊响“莲花朵朵开”时,书院上空凝结成一朵盛大的莲花。我心里响起“……法界蒙熏,随处结祥云”我仿佛一下子体验到了“殊胜”的觉受,喜悦、幸福、身心透彻。这是在场的老师同心同德共振出的巨大能量,互相滋养着每个人的心,才会有如此美妙的时刻。
先生多次说过:谁担当谁成长,谁是书院的主人谁成长得就快;得到什么是自己决定的,付出什么都会加上时间的利息回到自己身上……在此次活动中,我再次验证了这些真言。我们哪里是在为别人付出,是书院通过活动给我们提供增能长慧的机会和为自己积功累德的平台。先生在寄语环节时说:“研,就是在人生每寸时空里修;修,就是把不合道的念思言行修正。”跟着先生不断修正自己,把此次共修的能量注入生命中,开启生命新旅程,不断化秉性,去习性。相信自己好了,世界都好了。我一定会有修好神性品质与亮化天性品质的那一天!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1级国学班弟子、启蒙班主班老师、国学班辅导员、新闻中心编辑组成员 侯瑞华。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