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书的样子,真美!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2025年10月4日,星期六,彭城书院红旗飘飘,喜迎国庆中秋。今天是启蒙班74期第五次线下课程,尽管是假期,天气又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还是不能阻挡家长和孩子们诵读经典的脚步。几百位少年儿童跟着自己的父亲、母亲、或是爷爷奶奶,来到全国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彭城书院,跟随大爱的老师们学习中华经典,立志报效家国。
同往常一样,步入书院后,先是给圣人孔子像行鞠躬礼。家长们向左行,进入家长学堂;孩子们则向右走,徐徐走进各自的教室,把书包和水杯放在既定的位置,轻轻拿出书和笔,找到位置坐下,跟着老师一起复习上周所学的经典内容。
八点整,主班老师、配班老师、助教老师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师生们一起例行上课礼,大家一起念诵:“让我们端身正意,整肃衣冠,以至诚、恭敬和感恩的心,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历代圣贤、祖先、父母及师长,行三鞠躬礼”……
小弟子们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三个批次跟随书院老师诵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课堂上,经典诵读的声音此起彼伏。中间休息时间,小弟子们自由活动,也有几位老师尝试让孩子们以静坐替代户外活动,以达到提升精气神的目的。老师们通过实践找到最适合孩子的休息方式。一切都那么地井然有序。
为什么彭城书院周六启蒙班诵读经典,孩子与家长都会风雨无阻,节假日也不例外?先生说,我们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从小练好“童子功”。人类的大脑,天生具备两种能力:1、有序记忆,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点不差地将文章背诵出来;2、无序记忆,通过理解文章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在13岁之前,优于成人的最大能力就是有序记忆,每个孩子都只有一次机会获得老天赋予的这种超能力。所以古代的私塾,都特别注重诵读经典,如《论语》《道德经》等。通过反复诵读,培养“童子功”。历史上,王阳明5岁能背《千家诗》,叶曼8岁读《春秋》《左传》,他们的秘诀正是童子功时期的海量输入。
镜头定格在下午4:30,家长们都带着开心的笑容带着孩子们离开了,那些忙碌了一天的志愿者们开始收拾教室、打扫卫生、整理环境。傍晚时分,书院恢复宁静。十九年来,寒来暑往,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星期六在这样平凡的日子里流逝,但是书院所撒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圣贤智慧的种子,已经遍布彭城热土,乃至神州大地、五洲四海。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它们会开花结果,为和谐世界绽放自己的光与热。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新闻中心义工老师的镜头,去现场感受那些精彩的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