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书院举行祭孔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76年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活动 |

全国十佳国学书院、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
9时25分,《曲阜孔儒风》古乐缓缓流淌,旋律悠扬中带着厚重的历史感,礼堂内瞬间静场,师生们屏息凝神,收摄心神。9时28分,吉时已至,主持人身着正装稳步登场,以铿锵而肃穆的语调开场:“乙巳蛇年,时维仲秋,明德师生,齐聚彭城圣地,迎来了至圣夫子的第二千五百七十六个诞辰。肩民族复兴任,以至诚之心,祭孔夫子,祝祖国昌盛,复兴梦圆;莘莘学子,栋梁成才。”话音落,主持人肃声倡议:“请全体肃立,屏息凝神,收摄心神,正衣冠!”众人起身整理衣襟,动作间满是对先师的敬重。
典礼依循传统仪轨有序推进,首先是“陪祭人就位”与“陈设进馔”环节。《故宫的深思》乐曲循环播放,工作人员端着承载深意的祭品缓步上前——芹菜象征“业精于勤”,寄寓对勤奋治学的推崇;莲子以“心苦”喻“苦心教育”,彰显师者情怀;红豆盼“鸿运高照”,红枣祝“早早高中”,桂圆愿“功德圆满”,苹果祈“万古平安”。六样祭品虽寻常,却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被赋予了对治学、育人与人生的美好期许,静静诉说着后辈对先师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随后的“献烛敬香”环节,将典礼氛围推向庄重深处。主持人阐释明烛寓意:“此光,是‘仁者爱人’的温暖,是‘学而不厌’的执着,是‘诲人不倦’的担当。”主祭人接过象征智慧与仁德的明烛,缓缓点燃,烛火摇曳间,仿佛接通了古今文脉的精神纽带。敬香环节中,主持人提及“香为沟通天地与往圣的媒介”,主祭人持香礼拜,以朴素仪式传递对先师的感恩与追思,在场师生无不动容。
“请全体肃立,行作揖礼!”随着《黄帝颂》雄浑的旋律响起,祭孔典礼的核心仪轨正式展开。“一拜,兴!缅怀先师伟绩,高山仰止,自强不息。”“再拜,兴!感恩圣道教化,景行行止,厚德载物。”“三拜,兴!誓承先师遗志,继往开来,孝亲尊师。”三次作揖,动作整齐划一,每一个“兴”字落下,都似有千钧之力,承载着明德师生对先师的追慕与传承之志。礼毕,主祭人、国家优秀社科专家、著名文化学者、彭城书院院长汉风先生,上前恭读祭文。“巍巍泰山,滔滔洙泗。先师之风,山高水长”的字句在礼堂内回荡,从孔子“少贱鄙事,博学多能”的生平,到其思想“远播欧美,泽及亚东”的影响,再到当代学子“融古铸今,中西会通”的担当,祭文以凝练笔墨勾勒出儒家文化的传承脉络,引得在场众人频频颔首。
祭文宣读完毕,“集体献文”环节接踵而至。明德小弟子赵梓辰双手接过话筒,先行礼再带读《礼运大同篇》,稚嫩却坚定的声音穿透礼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百余位师生齐声跟读,朗朗书声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图景仿佛在眼前铺展。此时《昭平之章》乐曲渐起,主持人带领众人立下誓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誓言铿锵,既是对先师遗志的回应,更是当代人传承文脉的庄严承诺。
典礼后半程,“感恩老师”与“行敬师礼”环节将视角从追慕古圣转向致敬今师。《感恩老师》视频在屏幕上播放,画面中汉风先生及书院教师们授课、陪伴学子的日常片段,让不少人眼眶湿润。随后,汉风先生、陈家善老师、刘昌盛老师代表书院和明德早教中心全体老师受邀上台,小弟子张瀚墨、杨子慕、章桓诚依次为老师献花,鞠躬行礼,动作虽稚嫩,却满是真诚。在《黄帝颂》的旋律中,全体师生再次肃立,向老师们行三鞠躬礼,以传统礼仪表达“饮水思源”的师恩感念。
汉风先生在典礼结束之际,发表了现场讲话。他说,“既读圣贤之书,誓传圣贤之道。”希望大家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智慧、“有教无类”的胸怀、“天下为公”的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公益事业,再上新台阶。上午11时许,随着“乙巳年明德祭奠至圣先师孔子典礼圆满礼成”的宣告声,圆满落下帷幕,全体师生移步礼堂前集体合照留影,镜头定格下一张张带着肃穆与期许的脸庞。
此次祭孔典礼,既是对孔子诞辰的纪念,更是一次生动的传统文化浸润。从陈设祭品的深意到作揖行礼的庄重,从诵读经典的赤诚到致敬师者的温情,每一个环节都在诉说着中华文脉的延续。正如汉风先生在典礼上所言:“祭孔不是复古,而是通过仪式唤醒内心对文化的敬畏,让‘仁爱’‘好学’的精神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后辈前行的力量。”而在场的学子们也纷纷表示,这场典礼让自己对孔子思想有了更真切的感知,未来将以更坚定的态度传承传统文化,不负先师教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