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命运里承载着父母的重量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大部分家长被卷着走,来书院前,我和很多家长一样,随波逐流,被卷在其中。在先生的课堂上,我看懂了内卷的真相。先生说,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人被世俗潮流卷着走,是因为自己能量不够,智慧不足,德行不厚。如果你是一个羽毛,一阵微风就把你带走了;如果你是苏宁大厦呢,12级大风也岿然不动!
我觉得现在的家长在绞尽脑汁在做一件事:集体搞孩子。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但实质就是如此。孩子在学校上一整天的课,放学后在被送去上各种补习班,周末也不放过,排的满满当当,一个年仅几岁的孩子,正该在天地间成长,接收天地的能量,田地里撒欢,接触大自然。可现在呢,去各种课外机构狠补,语文、数学、英语、专注力、编程、大脑开发、舞蹈、书法、绘画等等这都不够,还不断的到处咨询,到处问,但得到的方法却不究竟,不圆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现在的孩子们,放学后被无尽的作业缠缚,在一个又一个辅导班间疲于奔命,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早早地被沉重的镜片遮挡了光芒。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中,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代,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狂热,“内卷”之风刮得如此猛烈!
而我们何其有幸,和孩子在茫茫教育之海中遇见了彭城书院,遇见先生。当我们走进书院,就像迷失方向的航船终于找到了温暖的港湾,有了明亮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此后的每一步,都走得愈发顺畅,心中满是希望与安宁。但是我想呼吁更多的家长,停止“内卷”,注重的孩子品德教育、身心健康、习惯养成。这个周六,先生给我们家长学堂举行了一场关于如何从《论语》中汲取教育智慧的高能讲座,受益匪浅。
孔子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即指一个人的德性修养。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家长应教育孩子重视品德培养,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善良、仁爱、慈悲、积极、乐观等美德,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先生教导我们,父母的言行中,藏着孩子的认知:孩子的命运里也承载着父母的重量。父母的言行举止,某种程度蕴含着孩子的旦夕祸福。好父母,从不把奉献和牺牲挂在嘴上,而是把“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阳光美好佩在身上,让其影响他的孩子,让孩子能明媚健康地走在成长的路上。
先生说,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养。世俗的家长。把主要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能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而智慧的家长把主要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自己身上,修身证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孩子做榜样,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所要的样子!让我们一起在书院的引领下抱一精进,实修实干,累积自己的厚德,滋养孩子的人生!请相信:我好了,孩子就好了家庭就好了,世界就好了!
感恩先生师母,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3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家长学堂义工、第74期童蒙养正3-1班小弟子张芮萱家长、幼儿养性3班小弟子张嘉恒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