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2025年9月14日,在立志班新学期的第二次课上,书院院长、著名文化学者汉风先生为立志班小弟子和家长们带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主题授课。先生的讲学在大家心中引起强烈震撼,小弟子张书宁的父亲、书院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国海老师,及时发来心得感悟。我们发表于此,以飨书院师生和家长。】
一、立家国之志,养生命气象
先生首先强调“气象”的重要性,他引用曾国藩的话说:“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并提及“人生有志向,生命有气象”的理念。
先生提问上节课的主题,小弟子们齐声回答“读书做圣贤,立志报家国”。本节课中,弟子们需在立志书上写下个人志向、签下自己的名字,再由先生签字盖章作为见证。
先生还寄语小弟子们未来要成为国家栋梁、民族脊梁。先生明确“为志向而奋斗者是星光赶路人,无大志的拼搏者本质上则是流浪汉”,并指出“立志报家国”的第一步是了解、热爱、奉献自己的国家。
二、明华夏根脉,识中国概况
先生引导小弟子认知“我是谁”——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中国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光辉文化,拥有光荣革命传统,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通用汉语和汉字。
先生讲述华夏起源:约4500年前黄河流域出现黄帝、炎帝,他们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推动部落强大,构成华夏主干,黄帝被尊为华夏祖先,故中华民族称“炎黄子孙”。
先生提问:“黄帝、炎帝身体虽不可见,是否就什么都没有了?”有小弟子智慧作答:“他们的能量、智慧、德光仍照耀着我们”,并类比先生用智慧之光引领书院弟子走向光明世界。
生介绍中国基本国情: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4亿,五千年延续的农耕文明孕育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
三、察世界变局,探问题根源
先生分析当今世界形势: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可逆转,各国联系与依存加深,但也面临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非传统安全挑战,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先生提问“局面由何造成?”小弟子精准指出“源于人类的内心。心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问题多由人类欲望引发”,并提出“少点贪欲、多点奉爱”的解决方向,先生肯定弟子们能看透事物本质,认为他们有“成贤成佛的潜质”。
四、倡共同体理念,追大同之理想
先生介绍中国应对世界变局的方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超越分歧、共护地球、共建“地球村”。指出这一理念既体现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传统,也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情怀,能让人站在全人类福祉高度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
先生展示2017年7月7日在联合国讲台演讲的日志,并带领弟子重温圣人的“大同”理想,诵读《大道之行也》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的经典内容。
先生分享愿景:未来建立彭城书院大同苑,让众人达成“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境界,实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并呼吁共同努力建构华夏子孙的大同世界。
五、以行动践初心,期盼弟子成长
先生最后强调“学而时习之,关键在‘习’,即实践”,要将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同时坚信立志班的孩子们未来生命成长会越来越好,鼓励大家始终“心怀祖国,放眼世界”。
听完这堂课,大家都特别受触动。先生把“家国”和“世界”讲得特别实在,从写立志书到畅聊华夏根脉,再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引入入神且富有洞见。尤其是小弟子们说“炎黄的智慧还在照耀我们”“心是问题的根源”,特别震撼心灵!
立志班这些孩子真的将传统文化扎根在心里,从圣贤经典中汲取智慧。家长们看到先生对小弟子的智慧引领,瞬间明白:不管年纪大小,“心怀祖国、放眼世界”都不是口号,得先懂自己的根,再带着善意去看世界,最后踏踏实实干事儿,这样才算没白学,才算是胸怀天下的中国人。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种位置,也都是在为国家做奉献。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立志班家长
张国海。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9月15日。】

【9月14日,汉风先生给立志班小弟子授课《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