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靳松老师文章:追寻老子足迹走进众妙之门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老君山前逢喜雨,叠叠青山隐云岚。
乾坤一洗凝烟渺,万世向道仰止巅。
此诗作于老君山金殿。心心念念的、万分期待的、翘首以盼的老君山,我终于跟随书院游学的足迹得愿以偿。为何如此期待?今年二月爱人单位组织旅游目的地即是老君山,却未让我与女儿同行。夏令营报名之初得知此次游学“道在何方—追随老子一生的足迹国学之旅”,有一站将会踏访老子归隐地—老君山,便提前将工作规划和安排好,制心一处的将身心完全融入游学团队,跟随书院去增能长慧。
抵达栾川的下榻酒店,打开窗帘就能看到在云雾缭绕间的青山,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能量气息。夜里栾川下了很大的雨,书院众师生集体用完能量早餐后到达老君山脚下,薄雾与密云笼罩着层层叠叠的山峦。大家均感气温舒适,神清气爽。先生召集大家在山门老子金像前合影,忽然太阳的金光晕染着老子像,这位古圣先贤金光满身的矗立在那。这一刹那玄之又玄的能量直冲百会,正是印证了在老君台小弟子回答为何日军13发炮弹未损之分毫的答案——那是老子巨大的能量啊。机缘巧合拍下一只蜻蜓飞过老子像手指的方向,正如此次游学主题“道在何方”。这一只蜻蜓是道,这层层山峦蕴含的所有灵气和万物都是道,而我们唯有抱持着“感恩心和无我心”这叩问众妙之门的密匙,方可追随道、成为道。
我们从中灵索道前往中天门,在缆车中远眺群山如山水国画那般意境深远,脚下是轻纱漫卷、缥缈缭绕的云海。孩子们都在缆车里想象:“我是脚踩筋斗云的孙悟空,穿行于天宫中。”过中天门,踏行数百级台阶到达救苦殿,我们攀登的每一个台阶也是在挑战自我。先生教诲唯有对待一切发生抱持百分之百的接受、百分之百的感恩、百分之百的祝福,才能救苦救难,炼就一颗光明无染的心。
继续于十里画屏向上攀行,时而阳光穿透云层,给墨绿色山峰描绘出巍峨的轮廓;时而云雾缭绕,十米闻声不见其人。孩子说“这什么都看不见啊”,有老师就说“我们可以想象啊,想象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山顶金碧辉煌的宫殿群。”是啊,先生说天大、地大、道大,人的心也大,大到可以瞬间装下宇宙。穿行在云雾中,那些悬崖峭壁、奇松怪石、飞鸟山花等,都不能以眼睛去企及,但看不到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先生说:“如果我们的心性很光明、心力很强,仍然能连接到它们的生命律动。所谓仙境离我们并不远,它只不过是人间值得停留的美好角落。如果我们的心光光明明、无私无染,这个世界哪里不是仙境呢?”
一然老师也在夏令营结营典礼上说到:“我的人生没有失败,要么成功、要么成长。我的人生没有敌人,全是老师,要么得到、要么学到。我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对了我就庆祝、错了我就进步。我的人生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所打扰,我允许一起发生,一切的发生皆有利于我。”这一程老君山奇景虽犹抱琵琶半遮面隐匿于雾海中,但我们并不是白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在游学中连接到大自然的能量,我们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在游学中享受着书院游学组委会精心细致的安排,我们感恩所有志愿者老师的付出;我们在游学中收获着先生那大智大慧、悲悯众生的能量滋养,我们感恩先生师母的能量加持和护佑。而感恩即是进入众妙门的密码之一。
先生在明道宫《众妙之门》现场主题讲学时说:“以感恩之心感通天地自然,以无我之心连接大道本源。这是进入众妙门要用好的两个密码。”用好这两个密码,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大到直通宇宙天地。我们来老君山游学的目的是来链接大道本源、增能长慧的,是来给我们的生命值加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活好与走好的双重使命。在这片老子归隐的仙境里有着不同寻常的能量磁场,只要我们是带着至诚之心来学习和体悟大道的,就能深切体会到大道那种无我的玄妙境界,更能感受到无己无我、无所不能的磅礴力量。
自救苦殿至观音殿一段山路,我的身体突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突如其来的胃绞痛使我核心力量丧失殆尽,登山艰难异常,浑身不住地打着寒颤并一直起鸡皮疙瘩。本以为是山风导致胃部受凉,喝了热水也不见缓解。咬牙坚持着拾级而上,心中感念先生教导:“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无论道路多么漫长,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前行,就没有无法到达的远方;无论困难多么巨大,只要我们勇于攀登,就没有无法逾越的高山。它揭示了我们自身力量和意志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初心不改,道心如磐,就能战胜一切修行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登山途中,很多人都有疲惫的感受,但只要咬咬牙都能挺过去,都能超越自己。其实生命的旅途也一样,当上天把挑战扔过来时,我们要接受、要自己面对、更要自己解决。否则,内在的力量永远出不来。修行,不是看外在世界的对错,而是关注自己,朝内走。”
但下山的路依旧充满魔考。又是行至十里画屏那一段山路,胃绞痛再次袭来,犹比前次更甚。我心中便有了判断:从中医角度也许是山里寒气太甚导致胃部受凉;但这难道不是提醒我所造口腹业障太重而需要及时清理身体吗?《道德经》云“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无法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不合道的食物胡吃海塞,我的身体与我是不和谐的,他一直帮我默默承受、忍受,而我却不知感恩。中灵索道乘缆车偶遇先生同行,慈悲的先生赐我三杯水,我不知是何茶。先生说:“茶也只是一个载体,你就只管喝下去,体会这口温水在肠胃间化作一股暖流、化作一股能量。到车上就慢慢好了。”先生予我的这股能量即是道啊,蕴含着满满的爱、深深的慈悲心,是那样的“玄之又玄”、“微妙玄通”!我还没有走到大巴车前,不适感就已消失全无了。
先生的提醒如醍醐灌顶,我们的身体要总是清理,我们的心要总是清理。这是先生多次赋能时所赐的健康生命五味良药之一: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总是立德、总是清理。也回想起凌寒老师的一篇感悟:《“总是清理”是至关重要的大修行》,她写到:“祈祷文中说:人生的卡点,根源都在心。我们的烦恼,大多来自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而真正的智慧,则是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所以,主动去除那些多余的,空静的心能包容天地;主动清理那些污浊的,澄澈的心能映照真相。‘清理’是至关重要的大修行:把心清理干净,心干净,神相通。我们都能重新发出光。”
而此刻我也觉知,道德经拳操舞这一功课我做得并不实,书院很多老师已经深植了“做好拳操舞,健康身心灵”这一合道的意识,拳操舞功法是清理身体、成为天人合一的高速公路。先生实修感悟也重点强调过拳操舞的功效及要点,它蕴含大自在心法、人类智慧基础、引领宇宙能量打通身心这些高维的能量,是与老子智慧的同频共振。此次老君山游学,我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壮年与泳汐老师年逾古稀的父亲陈老爷子同行,却被甩出几个身位,大为惭愧,今后还是要做好拳操舞,和谐身心灵。
此次游学中先生在玄奘故里的现场讲学主题是《抱一精进》。先生讲到玄奘精神就是抱一精进的精神,玄奘大师为取真经17年行五万里路,任何磨难都不改初心,“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玄奘大师取经回到长安,又耗费约二十年时间翻译经书,并把《道德经》译成梵文,他穿越千年与圣人老子印心。而我们书院游学一行大小弟子来到玄奘大师的故里,与玄奘大师印心、与圣人老子印心。书院是圣贤的道场,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活好与走好并最终走向光光明明的世界。我们在书院以“抱一精进”的心去叩问众妙之门,去感悟与大道印心、与圣贤印心的力量。愿更多有缘人携手同行,让华夏经典传统文明薪火相传,向全社会、全人类传递更多正能量,感召更多的人以“感恩心、无我心”践行无我利他的大道品质,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这颗蓝色的星球都有益的人。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题图为本文作者(右一),与汉风先生、张国海老师、侯瑞华老师,以及三位夏令营营员在洛阳下清宫合影。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24级国学班弟子、新闻中心校对组组长、编辑组成员、明德早教及立志班小弟子家长
靳松。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8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