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阅读(王立慧):这里的一切是我在别处从未见过的

(2025-08-24 13:03:58)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重磅阅读(王立慧):这里的一切是我在别处从未见过的

不知不觉,结缘书院已经四个多月了。我从一个赋闲在家的退休人员,到如今成为书院福德班弟子、国学班弟子、书院志愿者,并参加了“六实”活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这四个多月的生活,思绪潮涌,感慨万千。

几年前从王小燕老师分享的朋友圈文章中,第一次知道了彭城书院的存在。当时并没有特别关注,只是留下一个大概印象: 书院是一个学习国学、传播传统文化的公益机构。因为没有退休,也可能是自己福报不够,没能当时马上走进书院。但是书院的文化气息与我的喜好是契合的,所以她在我心里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退休后,时间充足了。今年春节后,我又认真关注起书院。在书院公众号找到联系电话,简单了解了书院的课程设置。当时认为书院的老年福德班就是一个类似老年大学的地方,有传统文化,还有声乐、舞蹈、书法、古琴、太极拳、空灵鼓等课程。书院离我家很近所以,根据自己的年龄,首先选择了福德班,并于3月12日第一次参加福德班的课程,从此正式与书院结缘。

犹记得第一次来书院上课的情景。那天早上走进书院,礼仪老师们满面笑容的深深鞠躬,让我始料不及、受宠若惊,急忙慌乱地躬身还礼;课前,两位礼仪老师面带微笑,双手将“静”字牌高高举过额头,步伐如仪仗队般稳健庄重。行至前方,转身相对,躬身九十度,互相致礼;再转向众人,复行九十度躬身礼。书院的课前课后,主持人都会带着大家伟大祖国、华夏始祖轩辕黄帝、至圣先师孔子、历代圣贤祖先、父母师长三鞠躬礼,一次次让心灵震撼和耳目一新。

书院的这些传统礼仪都是我在别处从未见过的!新奇之、喜悦之、感恩之!它就是一种情感和文化的载体,传递着热情与温暖、尊重与善意、庄重与敬畏,彰显出书院的人文关怀和民族文化的厚重。那天的课程是萧庆元教授的“戏曲与人生”。教授耄耋之年仍然站在书院的讲台上发挥余热,他那通俗易懂、雅俗共赏、风趣幽默的讲授令人印象深刻。总之,书院第一节课给我的印象是愉悦和享受的。

上课结束后, 我意外地在教室里认出了多年未见的故交戚景华老师,很惊喜也很激动!她仍是一如既往的和蔼热情,向我详细介绍了书院更多的情况,班级的设置和上课时间、各项特色活动、志愿者情况等尤其是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公益办学十载,七易其址,始终初心不改、道心不移的事迹, 令我万分感动和景仰戚老师送我《道德经》读本,后来又送我书院“第六轮共修《道德经》”合集。这哪里是书籍呀?分明是我踏破铁鞋无处觅的宝藏!此后的日子里,她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各种问题,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深深地感恩她!

3月19日,我跟随福德班参加了“溯源我书院,畅游户部山”游学活动参观了书院初建的旧址、民俗博物馆和戏马台。印象最深的是曹桂莲老师眼含热泪、深情讲述先生创建书院十年来弘道不止、弦歌不辍的故事。先生和师母当年同是大学教授,都有不菲的收入,本该过着令人羡慕的优渥生活。但他毅然放弃这一切, 拿出全部积蓄,创办全国第一家完全公益性质的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在曹老师的讲述中得知,2012年书院五周岁那年,先生的积蓄花完了,此后书院历经了四年的漂泊生活,哪里的房子不要租金,书院就搬到哪里,四年里辗转搬迁六次。这多像当年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四处流浪的情形啊!先生说“所有的发生都是对我们道心的洗礼,所有的磨难都是对我们初心的磨砺”。十年来先生初心不改,道心不移,经历着一次又一次风雨的洗礼和磨砺。这是何等高贵的人格、何等高尚的善举啊!

我内心期盼着早日见到大德大爱的汉风先生。我的运气真好!仅过一周,3月26日,先生给福德班授课《连根养根、根深叶茂》我见到了众人倾心仰慕的先生。初次印象中,先生穿一件简单合体的中式服装,清瘦儒雅,精神饱满,始终面带微笑,讲座过程中多次起身鞠躬行礼回应大家热烈的掌声。先生这么和蔼可亲、素朴无华、谦恭有礼,是我万没想到的。他那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深深烙进我的心灵中。

紧接着,4日2日,参加先生授课《踏上生命增能长慧的高速路》,中午参加惜福午餐,然后在先生的带领下静坐,提升能量。下午班会上,我们一一上台自我介绍,与先生链接。先生坐在第一排座位上,认真记录着大家的姓名和基本情况。这一天我加入了“六实”预备组;4月4日参加清明茶会,聆听先生讲座:“王熙凤的悲剧人生”,并于当天报名了国学班;4月6日参加先生带领的燕山游学。在进入书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何其有幸连续4次接受先生春风化雨的现场赋能!感受先生的慈悲大爱、博学广识。

之后,先生就暂时离开书院,外出弘道讲学了。直到5月31日国学班开学典礼才又见先生。此后,我积极参加书院的各项活动,每一次都深深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幸福安定和谐之感充盈于心。这里有圣贤的智慧指引,有师长的谆谆教导,有同修老师的牵手相助,让我与书院之缘深深扎根。

回顾个人过往经历,虽然接受学校教育十多年,工作经历30余年,人生阅历五十余载,但惭愧的是传统文化知识却基本是一片空白。几十年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书院传播的文化信息和修身理念,是一致的、契合的。结缘书院,填补了我人生的空白,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在书院浸泡时间越长,越觉找到了人生下半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栖息地。书院就是一方净土,是尘世中的“桃花源”。在这里,可以放下所有的防备和盔甲,身心灵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和滋养。

特别是加入“六实”后,每天读经、抄经、做拳操舞、听德音雅乐、读先生的文章和书院公众号文章,感觉生活丰富而充实、喜悦而平和。日常生活中谨记先生教导,力行无我利他之事,常怀感恩与敬畏之心。在书院不忘“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向前”。积极参加“一经一事”、国学讲坛、节气茶会、游学等各项活动,融入书院,增能长慧。时刻提醒自己,老实、听话,实干,扎根书院,抱一精进,不断开启生命智慧、提升生命能量。

最后,借用最近参加的连云港游学时先生赋能的一段话作为结束人生所有的发生皆根源于自心。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心修得光光明明、无私无染、无我无为,此生就可以拿到大道的通行证。唐僧、悟空、沙僧做到了,连八戒和白龙马最后也做到了,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让我们牵手相伴到永远,一世解脱到永远!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9-3组成员、2025级国学国弟子、福德班弟子 王立慧。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8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