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中,有幸拜读先生昨日杭州之行的日记,心绪亦随之飘向那西子湖畔、林木幽深之处——弘一法师纪念馆。先生步履所至,非仅为览物观景,实乃一场虔诚的心灵朝圣。亲谒法师舍利塔,默诵其六十二载尘缘了却前留下的绝笔禅诗,那份穿越时空的澄澈智慧,经由先生的感悟与体察,如清泉般流淌入我心,涤荡尘虑。
弘一法师以一生行履印证四句诗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它们看似平白如话,却字字珠玑,蕴藏着勘破世相、安顿生命的无上清凉。此番随文神游,更觉其启示如明月朗照,洞见生命的本真。
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人际的至纯之境
首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道尽了人际关系的至高真谛。这“淡”,非冷漠疏离,而是褪尽繁华喧嚣后的本真与纯净。先生感悟道,君子间的交往,当如水般自然流淌,无香无味,却至柔至刚,滋养万物而不争。它摒弃了利益的捆绑、索取的焦灼与刻意的经营。唯其“淡”,方能恒久;唯其“纯”,方显珍贵。这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相中,需修一颗“淡”心。与人相交,贵在真诚、尊重与适度的留白。不汲汲于攀附,不戚戚于得失,如水般清澈包容,方能建立起深厚而不黏腻、长久而不窒息的真挚情谊。这份“淡”,是喧嚣世界中最深沉的力量,是滋养灵魂的源头活水。
二、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破障见性的当头棒喝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一句,如暮鼓晨钟,直指世人痛苦的根源——“执”。先生精辟指出,我们常被外相(“象”)所迷,执着于名利、情爱、地位、观念乃至一个预期的结果(“求”)。越是执着,心灵便如同蒙尘的明镜,越是用力追逐,目标反而如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咫尺千里”)。法师此偈,是对我们紧抓不放之手的温柔却有力的棒喝。它启示我们,破“执”方能得自在。要看清表象背后的虚妄,放下对“必须如此”的强烈预期与控制。世间万物,缘聚缘散,本无定相。执着如茧,困缚身心;放下执着,如破茧成蝶,方能看清真相,让心重获广阔的自由天地,脚下的路也自然宽广通达。痛苦非源于外物,而源于内心的“执”念。
三、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生死自在的终极澄明
面对生命终局的叩问——“问余何适?”弘一法师的回答是“廓而忘言”。先生将此境界与王阳明临终“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相映照,彰显其共通的彻悟之光。“廓”,是内心无垠的开阔与光明;“忘言”,是超越言语的释然与自在。这并非对归宿的逃避,而是在一生精进修行后,达到的心灵极度澄澈、豁达、无挂无碍的状态。当内心光明遍照,再无一丝暗影,生死的界限已然模糊,对“去向何方”的困惑自然消融。它启示我们,悟“廓”即了生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在于临终一刻的答案,而在于此生的觉悟与心性的磨砺。追求内心的光明、豁达与无憾,让每一天都活得坦荡充实。当心灵足够“廓”大光明,面对生命的终点,便能如秋叶般静美归根,无惧亦无憾,抵达真正的“大自在”。此乃生命修行的圆满勋章。
四、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当下即是的生命礼赞
末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是全诗的灵魂,亦是先生盛赞的点睛之笔。春日枝头,繁花盛开,生机勃发(华枝春满);浩瀚夜空,皓月当空,圆满皎洁(天心月圆)。此非遥不可及的仙境,而是放下一切执着、内心清净无染时,生命本然呈现的完美图景。法师以此昭示:真正的圆满,不在外求,而在心证。当破除了“执象而求”的迷障,让心灵归于“廓而忘言”的澄明,我们便能刹那洞见:当下的生命本身,即是丰盛具足、圆满无缺的。春天的生机就在身边的一草一木间流淌,内心的光明与圆满(“天心月圆”)亦从未远离。它启示我们,证“满”在当下。无需外求,不必等待。放下得失计较,以一颗感恩之心,全然觉知并欣赏此时此刻:一缕清风、一杯清茶、一声鸟鸣、一份善意……当内心如明月般清澈,生命自然如春枝般充满盎然的生机与喜悦。这份对当下的珍视与感恩,便是对“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最真切的体认与礼赞。
结语:穿越时空的智慧清辉
弘一法师以一首禅诗,浓缩了一生的修行智慧,为后世点亮了一盏心灯。先生此行杭州,亲临圣地,体悟尤深,其日记所载,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的记录,更是一次生命智慧的传递。从“淡”处修人际,于“破执”中得自在,在悟“廓”间了生死,至证“满”于当下——这四重智慧,层层递进,直指生命的核心:放下执着,澄净心灵,以淡然之心处世,以豁达之念观生,以感恩之情活在每一个鲜活的当下。
当我们能真正领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纯净,参透“执象而求”的虚妄,体悟“廓而忘言”的豁达,最终便能契入那“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不可思议之境。那时,无需刻意寻觅,生命本身便已如枝头春华般饱满丰盈,内心亦如当空皓月般清澈光明,圆满自在。
感恩先生引领,让我们得以在文字中,沐浴这份穿越时空的智慧清辉,朝向那“天心月圆处,华枝春满时”的生命至境,步履不停。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7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
蕊静。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7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