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茶会阐释了妙玉的人生启示

标签:
文化 |
分类: 廿四节气 |
2025年7月22日,大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彭城书院举办了成立19年来的第438场节气茶会——乙巳年大暑节气茶会。晚上七点整,汉风先生的声音穿透夏夜燥热,引领众人走进《妙玉:清浊之间的人生》的禅意世界。
先生首先解读了大暑节气文化:“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老子说“物极必反”,所以熬过这段日子,秋风就起了,天气就凉了,我们不必在意当下的这点暑热。其实,人间事也是这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生运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了悟了红尘世象,就无需为一时的得失、一事的利害、一人的荣辱而情绪起伏,消耗能量。只管行善积德、顺道而为,最终的结局必然圆满。
祖先智慧,发明了很多防暑、避暑和消暑的方法。一碗绿豆汤就能解暑,一把摇曳的蒲扇就能生风,一处浓荫下的竹椅就能自在……这些方法都是道法自然,而非对抗自然。更有智慧超然者发现消暑最高的境界是“心静自然凉”!心静何止能生凉呢?在天冷的日子也能生暖。心的力量无与伦比,心静还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健康的声音、财富的声音、智慧的声音。
随后,先生从妙玉进大观园开始讲起,揭示了这位红楼神秘女子的性格特点及人生结局。妙玉乃金陵十二钗之一,与贾家无任何血缘及姻亲关系,原是富家小姐,出家为治病,机缘巧合被王夫人下帖子请进大观园里做了栊翠庵的住持。她孤高傲世,喜洁重净,生活起居一食一饮乃至用的生活器皿,无一不精美贵重至极。
妙玉自称“槛外人”,却心恋红尘,不仅达不到“咸淡两由之”的境界,甚至连参悟里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三大障碍都没有越过。趁贾母偕众人来庵里吃茶的功夫,她单独请了宝钗黛玉去自己的耳房里吃体己茶,引着宝玉悄随而至。她用极贵重的茶具,烹红梅上的雪水为茶,奉给三人,却对刘姥姥使用过的茶盏嫌弃至极。身为佛门中人,众生平等是最基本的修行,妙玉分别心傲慢心太重,做不到一视同仁,她这个“槛外人”徒有虚名。
对宝玉,妙玉怀有少女的倾心情愫。妙玉的结局堪叹堪怜,“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失了贾府的佑护,这样一位身着道袍的优秀女子,在乱世中岂能独善其身?最终“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被贼人掳走,“不洁,难空”。先生云,大暑之夜,“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妙玉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第一、修身证道与外境无关,只与自己的心境有关。如果我们很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那么烦恼郁闷就随之而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所处的环境。一般人不要说像妙玉一样可以有一处专门用来修持的寺庙,哪怕得一个安静的时空,有时都很难。怎么办?转换思维,向内求!妙玉虽然身在佛门内,但心却往外驰,所以她得不到真清净,也成不了佛。
第二、道是从心中生出来的,不是向外求来的。心是一切的根源,心清这个世界就不污浊;心静这个世界就不喧嚣;心明这个世界就不灰暗;心阔这个世界就不狭窄;心美这个世界就没有丑陋;心善这个世界就没有罪恶……心好了,世界就好了。所以,真正的修道者早已了悟“历事炼心”这四个字的力量,知道一生所遇都是为我而来,都是为了锤炼自己的心性!
第三、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但是可以从当下起通过修行改写未来。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就是“命”+“运”!“命”是过去造的业,是定数;“运”是当下的状态,是变数。当我们的愿力大于业力,就有能力改变命运的走向!怎么改?发无我利他的愿、利益大众的愿、奉献社会的愿!真诚的大愿才能产生真正的力量!
第四、人一生所遇都是自己内心的吸引,与外在的关系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妙玉的人际关系并不好,这是她的性格和习性使然,但她始终没有明白当外在关系不能滋养自己生命时,首先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内在疗愈了,外境自会转好。
第五、人生最重要的是认清终极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一切都是鸡毛蒜皮!妙玉如果没有出家,可能就过着鲜花着锦的豪门生活;出家之后,也没有向着人生的终极目标进发。我们要清楚:在人生的终极问题面前(一世解脱到永远),一切都是鸡毛蒜皮!
先生最后说,现在我们走上了修身证道之路,多么幸运!请大家不要再执着于红尘中那些破事,从现在起,放下一切执着,扫除一切心尘,还心灵清静喜悦!先生的讲学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老师在当天的六实打卡日志中记录了自己的心得感悟,读来令人感动。
西安的王国盛老师说:今晚,先生通过解析红楼人物妙玉给我们做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能量分享,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特别是最后总结的妙玉人生启示精辟扼要,意味隽永,禅境悠长。先生讲到修身正道与外境无关,只与自己的心境有关,可以说点到了我们修身修心的核心要点。我们都是在红尘中历事生活,并非在山中寺庙清修,免不了纷纷扰扰的纠缠、错综复杂的人际社交,犄角旮旯的磕磕绊绊,蝇营狗苟的世态炎凉,如何不被世俗所羁绊、所困扰、所污染?那就要守住道心,尊道贵德,突破二元对立的认知笼网,践行大道无我利他的品格精神,在事上练,心上磨,尘中修,让心境始终保持泰然自若。心是一切的根源,贪嗔痴慢疑,怨恨怒恼烦、喜怒忧思恐皆由心所生。心不住物,则万相成空,恰如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南通的海燕老师说:晚上听先生分享时,这些句子闯入了我的脑海里——把自己的心弄干净,无私无染;不要轻易评判;不要被网络小视频来消耗自己的能量;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连身体都不是,万物只为我所用,不为我所有;修行的第一关是断舍离;菩萨畏因,俗人畏果;不要有分别心,要有慈悲心;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但是可以通过修行来改变自己的运;我们不可以改变过去,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将来;与外在的关系永远是自己内心的投影,放下一切的执着,凡事内观,不外求……
听完先生的赋能,我真的开始反观自己,要让我接受一个跟我完全对立面的观念,实在太难。但修行就是不断扩大心胸与格局,消弭二元对立,回归淳朴大道。我要不辍努力。感恩所有的遇见!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