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所经历的三轮“六实”共修之旅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我打开进入书院时买的一个简易笔记本,开始重温进入书院的初心以及渐行渐远德一段生命历程。翻开第一页,写的是2021年5月21日的小满节气茶会的感悟:“今天晚上走进这个清净的道场,喝到了能量满满的普洱茶。走进明伦堂时内心不断地涌起感动,曾几次泪水盈眶。我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样的道场里流多少泪水,但从今天开始感觉自己的人生有了真正的方向。”2021年6月14日:“今天我被正式录取成为了书院的一名弟子,在此我将践行自己所学,所悟的中国传统文化。”
接下来的课程由于自己的智慧不够,笔记记得并不多,但是还有一段来自于2021年10月22日的记录再次翻看时有点动容:“曾经在公众号上看到别的老师们上子衿学堂,心生羡慕。看着师兄师姐们的毕业感悟也心情激动,还曾想象着自己参加七碗茶的情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看到第三期子衿学堂报名时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报名,也并没有仔细看子衿学堂的课程,只是想在当下这种全民都在为孩子的学习发愁,为挣钱拼命的年代,让“格格不入”的自己多一份恒定的心来沉淀。其实真的很感谢这个傻傻的自己,不用去做过多的考虑和纠结选择相信。当看到先生刚下火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自召开子衿学堂说明会时,顿时觉得自己的选择非常明智。对于我来说花道、香道、茶道等能不能学会并不重要,就当把自己放在清净的道场中不断清理吧。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自己的人生从量变到质变。
无为月祈祷文里说:“人生最好的贵人,永远是努力向上的自己。无为心能行有为事——真心热爱的事,一定要即刻开始;益于精进的事,一定要长期坚持。”我也非常感谢一直努力向上的自己。2022年6月国学班毕业时,我顺利加入志愿者先锋队,成为了一名在册的书院义工,同时参加了书院的第一轮六实共修活动。第一轮共修时大家都是新手,先生比我们早开始了几个月,我选择的是足信先生,严格按照先生的引领,听话照做。那个时候是各自学习自行打卡,早上聆听先生的第三轮《道德经》分享,晚上静坐,并聆听师母刘老师朗诵的《问道心得》。
由于自己当时智慧不够,能量不足,再加上拳操舞不太会做,开始时并不精进,但庆幸的是我一直没有掉队,再加上我们二组的老师们都是书院的资深骨干义工,一群人互相鼓励、加持、陪伴。后来我发现了我的家和先生住的地方很近,于是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骑车去跟着先生和师母学做拳操舞。感恩这份善缘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跟随先生、师母、曹桂莲老师、李文献老师等新城区很多大能量的老师们学习成长。
2022年初冬,疫情再度爆发之时,先生及时开启第四轮《道德经》共修。那是一段非常幸福的六实共修时光,每天早上读经,拳操舞,唱爱国歌曲,晚上在腾讯会议聆听先生分享一章《道德经》。那时采取每个小组轮值服务一周,共享先生课件,我们以组为单位开始了担当。我从那时开始学习制作PPT、共享屏幕等各种技术,相信参加过担当的同修们都会有深刻地体会。看似是在担当,实则是最好的践行“六实”,那段学习担当的经历也成为了我第一轮六实共修中生命成长最深刻的印迹。
疫情期间因为书院没有线下的课程,我加入了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因为有先生的加持和圣贤祖先的护佑,加上每天共修能量的滋养,秉持着书院人的“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上前”的精神,我在服务中参与了各个志愿岗位,包括采集核酸;老父亲当时也在小区参加保洁工作;孩子在学校里感染,发烧两天后恢复健康,没有服用药物,家里也没有任何药物。神奇的是在当时防护物资并不丰足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被感染。这也是对先生所说的“六实是保命工程”这句话的最好验证吧!后来我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有了认知。
第一轮六实共修期间,同样还要感恩凌寒老师的信任和提携,安排我学习书院公众号的后台编辑。因为有了前面共修时担当的成长经验,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接下来就是学习了,现在想起来那段熬夜学习如何操作公众号编辑,如何调整细节的过程是也是我真正践行“六实”的过程。虽然有过无助和无奈,但是最后经过无数次的历练和子慕老师的指导,终于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了。
那一年开始,我还担当了每天转发公众号文章至书院各群的工作,开始有很多的不解,后来深知是让更多的有缘人及时看到书院的动态并感受书院传递的正能量。这件事情我从接受变成了享受。记得收获月祈祷文里有句话“哭时没人哄,就学会了坚强;怕时没人陪,就学会了勇敢;苦时没人问,就学会了承受;累时没人靠,就学会了自立。”“付出是最大的收获,实际上我们从未付出,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收获。”通过编辑一篇篇文章,身心不断的被清理被和滋养,通过每天定时的发送、转发文章,我的无我利他思维逐渐形成;我的坚强、勇敢、承受、自立等等曾经被俗世遮盖的品质也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了,这些品质让我在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变得更淡定从容。
第二轮共修我是在学习沉淀中走过的。这一年除了书院的活动课程及公众号编辑工作外就是六实功课,整个生活都是被正能量填满的。这期间我也曾有多次机会重新回归世俗的工作之地,我动摇过,后来权衡了一下每天应对的公众号工作及修身成长的重要性,如果回归俗世的工作,一定会有冲突且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既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也不能枉费老板的一片心意。后来还是尊重了自己的道心,感恩老天的恩赐,感恩圣贤祖先的护佑,感恩所有合作工厂负责人的信任,感恩客人的支持,我虽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却有了非常充足的修身成长时间,生活中对物质的欲望也逐渐降到最低,所以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也是非常的知足。
我们几乎屏蔽了所有的世俗外交,孩子也是除了学校正常的课程外只参与书院的启蒙班、冬夏令营及游学活动。每当游学发愿带着父亲一起参加时,都会有一种力量助我实现这一愿望,在此也非常感恩随喜父亲的这份福报,助我尽到一份孝心。这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先生常说的“道心之中有衣食”的大道规律。我的感恩和敬畏之心不断的被亮化,目前这些对我生命非常重要的品质常常会在第一念涌现。《问道心得》中说道:善念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可善念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要经过时时处处的积累和储存,才能在关键时刻不加思考地使用。
第三轮共修时我被小组家人们托举成为固定组长,这样我又多了一份担当和责任。因为我们组的老师都是大能量的资深骨干义工,在大家的彼此牵手中我们相互照见,携手向前。这一轮我们走得坚定而踏实。于我而言“六实”只是我在书院修身成长的课程之一,我深知自己天性愚钝,秉性难改,所以不愿落下书院举行的任何一场活动。这一年来书院的活动也非常频繁,新闻报道越来越多,每一场活动的图片都需在朱老师、钟老师和其它的摄影老师经过精心挑选处理后同报道文字一起整理,最后经过先生审核再转至公众号文章编排。我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的空转时间,我的生活已全部融入了书院,六实也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去年8月,先生给我们小组赋能建议大家至少落实“一实”坚持三年不间断,我选择了打卡写感悟。前二轮可能有过中断的情况,这一轮目前没有中断,坚持下来发现写感悟是最好的反思过程,看见自己的心被光一点点的照亮,体会到了什么是法喜充满,自在快乐。我把六实功课和每天的编排工作融为一体,通过历事炼心来让自己的六实功课更有价值和意义。虽然有时看起来我的六实分数并不高,尤其是在示范组,我的分数经常会排在最后,但是我深知自己做的每一项都是在为我的生命助力,对于分数本身没有过多的纠结。
无为月祈祷文中说:“无为能自养心田,自护福田。无为,就是没有‘我’在扰乱清净心。所以,自己富足之处,就很自然地给与,不会刻薄寡恩;自己擅长之处,就很自然地做好,不会恃才傲物。人若刻薄,心穷无法承载福报;人若自大,心愚不能驾驭才华。老天给我们的一切,都是用来服务社会的。以无为养好心田,自能种出万亩福田。”我愿以一颗无为的心为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祝福我们都能种出自己的万亩福田。
脚踏实地,不耍小聪明,不自欺其人,才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言,只能点滴积累、步步靠近。所有向上生长的盛景,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向下扎根。愿我们在践行六实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终将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硕果累累。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2组成员、2021级国学班弟子、子衿学堂弟子、启蒙班助教、新闻中心编辑 陈泳汐。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