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游大圣故里取人生真经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2025年7月13日上午,参加明德早教毕业游学活动的150多位师生游览了被誉为“大圣故里,西游胜境”的花果山景区。我们的节奏很舒缓,为的就是“好好欣赏,慢慢感悟”。
刚进入花果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蜿蜒曲折的十八盘,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沿着十八盘而上。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山林交响曲。大家集结完毕后,按照所乘的车辆分三个队伍沿着山路前行,“墨香小径” 别具韵味。小径两侧的岩石上刻满了各种题字,“竹影清风”“天通一线” 等字样,字体或苍劲有力,或飘逸洒脱,为这山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有许多猕猴在树林间翻腾跳跃、打闹嬉戏。它们一点也不怕人,时而跑到游客身边讨要食物,时而在树枝上表演着各种惊险的动作,引得大家阵阵欢笑。这些猕猴仿佛是花果山的精灵,为这片山林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怪石园奇石林立,形态各异,在这里游学组委会举行了《重回西游——亲子取经闯关》主题活动。明德小弟子需勇闯三关,方能获取纪念礼物。第一关《真假美猴王》,小弟子需背诵一部经典和两首古诗;第二关《再借芭蕉扇》,小弟子独自或亲子共讲一个完整的西游故事;第三关《登峰取经》为重之所重,是全体师生专注聆听汉风先生带来的《考生命大学,取人生真经》主题讲学,并以讲学为宗旨指导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的成长。
先生在讲学中说道:“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非常安静,很适合做课堂。课堂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像孔子、老子、佛陀等圣人,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是干什么的呢?课堂就是传播天地规律,弘扬圣贤大道的地方。”
“我们书院组织的游学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来游学就是为了生命成长的,关键是历事炼心。遇到事了不要跟着事走,我们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是平的,这个世界就平了,就和谐了。遇事我们要想因果,不要想对错,因果是定律,对错生是非。想走出烦恼只有把自己的心修得光光明明、无私无染。发生事了,要转换思维,做到‘我接受、我感恩!’”
“我们这一场游学来到连云港花果山。《西游记》就是从花果山开始写的。我们的人生从生到死就像唐僧西游一样,也是一个取经的过程。什么叫人生的真经呢?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拿到大道的通行证了,此生就是取经成功了。在过程当中,你看到了什么,取得了什么功名利禄,遇到什么人和事都不重要,因为它们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人生从生到死,这个过程就是取经。”
“我们读《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百读不厌,但能做到‘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者,却寥寥无几。而能在悟道之后,勤而行之,最终也像唐僧师徒一样得道成佛者,简直是凤毛麟角。从小说的叙述角度来看,唐僧师徒各自拥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但堪破文字相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唐僧师徒其实是一个人。《西游记》讲的是一个人修身成佛的过程。”
“孙悟空代表的是我们的心。有一个成语叫‘心猿意马’,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猴跳跃、骏马奔跑般难以控制。所以,作者就把孙悟空写成一只猴子。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我们的心也是变化多端。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而我们心生一念,可以一秒钟到月球上打N次往返。我们那颗不受约束的心所带来的影响,无与伦比。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但无论哪门哪派,都强调修行必须在‘心’上下功夫。 猪八戒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的欲望。猪八戒贪婪好色,好吃懒做,几乎具备了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缺点。沙僧又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头脑里的理性和逻辑,也可以说是‘执念’。白龙马代表着我们的意志,无论别人去不去,我一定要去,一定要坚定的跟着师父到达西天,目标坚定明确,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由此看来,一部《西游记》讲的其实是一个人修心的过程,修身证道的经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分别寓意我们的道心、意念、欲望、理性、毅力!”
在讲学过程中,先生问大家“师徒四人,谁的本领最大?”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孙悟空!先生接着问“那为何他要听从唐僧的?”明德早教中心一个五六岁的小弟子说“因为他会念紧箍咒!”大家都笑了。先生说:“这个小弟子说的真好了。唐僧念的‘紧箍咒’翻译成中文是‘唵嘛呢叭咪吽’。这个咒也可以理解为定心咒,旨在帮助孙悟空克服心魔。而唐僧在取经的团队中,是道心最坚定的那个人,故而他才成为大家当之无愧的‘师父’,成为灵魂与核心,成为能量最大的人!这就是《西游记》这本经典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先生接着郑重的说:“我们要读出它的真意,读出它的真谛。我们人生的经要想取得成功,要走两步路。一是发挥天赋、利益大众;二是挑战自己、补齐短板。可见,人生所有的发生皆根源于自心。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心修得光光明明、无私无染、无我无为,此生就可以拿到大道的通行证。唐僧、悟空、沙僧做到了,连八戒和白龙马最后也做到了,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那就让我们牵手相伴到永远、一世解脱到永远吧。”
先生在现场意义非凡的讲学,震撼着每一位大弟子小弟子的心灵,在人生这场取经的旅途上拿到了开启生命智慧之门的密钥。
而后,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路攀登,穿越幽光流转的水帘洞。大家携手协助、互帮互爱地穿行湿漉的台阶,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如同对待家人一般关怀备至,温暖有爱。尤其是福德班的长辈们,他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遇到陡峭的台阶相互鼓劲、相互帮扶,用真爱相互温暖。走出水帘洞,便看到了供奉战斗胜佛孙悟空的大圣殿,大圣孙悟空的雕像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石头里蹦出来,带着我们去领略那神奇的西游世界。
继续沿山路下行便来到了三元宫。三元宫依山而建,气势宏伟,这里香烟袅袅,清幽宁静,宛如世外桃源。宏伟壮丽的大殿巍峨,高低错落的禅房深深,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仿佛能在这里忘却一切烦恼,静下心来领悟人生的真谛。
师生们带着陶醉与流连的情绪离开了花果山,在山前饭庄共享积福午餐。下午,大家来到连岛海滨浴场。十几个明德小弟子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了乘坐游艇遨游在大海上的欢乐之行。而大多师生和福德班长辈直接抵达海边,体验这里的金滩碧海,风和浪柔。大家在海边欢笑、歌舞、拍照留念,放飞那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心情。
书院的研学游活动,每一程皆无法复制。如火的七月,我们追随汉风先生,在孔望山寻觅圣贤大道;在毕业典礼中留恋幼儿时期遇见的美好;在成童礼中期许谦谦少年的茁壮成长;在花果山的林海中沐浴圣贤之风;在海滨浴场的欢声笑语中刻画亲子温情的永恒瞬间……待到回程的大巴车上,大家分享着游学感悟,交流着游学中的美好瞬间,感恩着组委会负责人滕丽娟老师及明德的老师们,感恩着不辞辛苦为大家服务的、无私付出的司机师傅、导游及各车车长、组长。这样一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圣贤传统文化、展现典雅国风主题的山海之旅游学活动,在夜幕推帷中圆满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