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对志愿者协会会长穆忠良老师的专访文章:家长学堂三问三答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编者的话:2024级国学班家长学堂课题组成员仇文芝和张国海两位老师,为了做好课题调研,专门到书院志愿者协会会长穆忠良老师家中,以书院小弟子家长的身份对其进行了采访。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家长学堂对您家庭教育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穆老师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我们把这篇采访文章发表于此,以飨书院家长和师生。】
问题一:请您谈谈,家长学堂对您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学堂的本质是通过圣贤教育和明师的传道解惑,引领家长做好自我修养,进而以自身的成长、蜕变,来影响和引领孩子的成长。就如先生教导的“孩子不用管,全凭父母德行感。”
一是转思维。就是由“世俗思维”向“大道思维”转变。初进入家长学堂的家长,大多数是因为孩子进入书院启蒙班读经诵典而进入家长学堂的。进入家长学堂之前,很多人久被世俗熏染,念思言行基本上都形成了固有的“世俗思维”,而世俗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我执我慢”“自私自利”等等。书院是圣贤的道场,推行的是圣贤教育,培养践行的是“大道思维”,其特点是“自利利他、无我利他、顺道而行。”因此,家长进入书院、进入家长课堂,首先要转变自己思维,实现由“世俗思维”向“大道思维”的转变。
二是重践行。就是由“知道”向“做到”转变。先生说“学而不习等于空;知而不行等于零”。而“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大多数世俗之人的通病,就是缺乏知行合一的行动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实证的文化!我们在家长学堂学到的智慧方法,也必须应用于生活、工作等实践,才能得到实证,才能拿到能量。如果当成知识来学习,或是当作应对孩子的“招数”,就南辕北辙,大错特错了。
三是共成长。就是由“我说你做”向“共同成长”转变。世俗的家长大多数是以家长之威严高高在上,对孩子发号施令,在家庭教育中甚至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比如,自己刷着手机,却训斥孩子看手机等等。就如先生常教导我们的“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养”“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等等,这些无不实证家长做好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应以自身能量的提升、生命的成长,影响、引领孩子共同成长。
问题二:对新进入家长学堂的家长,您有什么建议?
自2022年2月26日至今,我们全家进入书院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了,而我和爱人在家长学堂学习有近两年的时间,也记录了我们在书院成长的心路历程。总的来说就是三颗心:
一是升起恭敬心。不论您是通过何种渠道结缘的书院,总是抱着内心的期待进入书院的。进入书院您就会了解到,彭城书院是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红尘浊世中难得的净土,是弘扬圣贤经典的纯洁道场。她的肇建者汉风先生于19年前,发下弘道大愿,19年来虽筚路蓝缕、风雨磨难,但仍然道心恒定,初心如磐;不论遇到再大困难,书院完全公益的性质从未改变……这一切的一切,怎么能让我们不升起恭敬心呢?反之,恭敬心不起,世俗的功利心、傲慢心、愚痴心必存。如果这样都不能升起您的恭敬心,您又如何能修身悟道,实现生命成长与蜕变呢?
二是抱持感恩心。先生说“有福报的人才能进入书院,接受圣贤教育。”所以每个与书院结缘的人都要感恩祖上有德,才有福报进入书院接受圣贤教育。感恩先生肇建书院,我们才有了修身证道的平台;感恩所有爱心的汇聚,我们才有了读经的课本和教室的灯光;感恩众多的志愿者,才让我们的书院像家一样温暖。感恩、感恩、还是感恩!我们只有始终抱持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切实明白书院发展到今天的不易!才能切实明白能接受免费圣贤教育的不易!才切实明白护持书院这方净土的不易!
三是坚定自信心。有句话叫“相信相信的力量”,《道德经》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先生说“只有100%的相信,才有万劫不退的力量”。这都是告诉我们,进入彭城书院这个道场,对书院、对这里的明师就要做到100%足信。刚进入家长课堂闻道,是难以达到100%足信的,毕竟我们在红尘浊世浸染了N多年,不良的习性、秉性,世俗的思维、规则都难以一下改变,甚至还有对抗的心理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书院的圣贤教育、明师引领、大道规律等,方向是无比正确的。我们虽然一时难以改变,只要坚定自信心,按照这个方向去修身证道,就一定会走上光明大道!
问题三:如何加深家长学堂的家长与书院的深度链接和提升主动分享成长感悟的愿力?
先生说“谁与书院融入的深,谁就拿到的能量最多,谁就成长的就快。”先生的话是众多进入书院的家长长期实证的结果,是我们增能长慧的密码。
第一、建议书院开展院史教育。书院发展已进入19个年头,彭城书院已是国内知名、享誉海外的当代书院的代表。先生与师母肇建书院的初心与缘起;书院既筚路蓝缕又弦歌不辍的发展历程;书院在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事业中,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市民道德风尚的提升做出的贡献;以及百万人次进入书院接受圣贤教育,使无数家庭重归和谐……这些都承载着书院的发展史,都映现着先生的道心,都是书院的宝贵财富!因此,开展书院院史教育,是给每一个进入书院的有缘人连接书院、连接先生的机会,是激发每一个书院人恭敬心、感恩心、慈爱心的关键环节,是汇聚每一个书院人知院、爱院、建院、护院的重要方式。
第二、建议引导家长多参加活动,比如游学。我从2022年开始到现在,除了春节要回老家与父母团聚,因我身份原因不方便出国以外,我们全家几乎参加了书院组织的所有游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咱书院的游学和世俗的旅游不是一回事,我们是增能长慧的生命成长活动。融入书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游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随着参加次数越多,在耳闻目染之间,就得到了一种连接,无形的能量就升起来了。还有书院组织的其他活动,如梅花诗会、书院周年庆典、节气茶会、四季诗会、志愿者成长营等等,都可以积极参与。家长们参与多了,与书院的融入度也就慢慢地提升了。
第三、建议引导家长用心写感悟。积极参加书院组织的活动,是写感悟的前提,而用心写好感悟是积极分享的前提。关于写感悟,开始很多家长是存在畏难情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活动、授课内容是否触动内心!感悟,先是感后是悟,内心没有受到触动,就是没感觉,你没感,怎么能写出悟呢?自然也就不愿或不能分享了。所以重要的是得用恭敬心、空杯心融入那个当下,这样才能接通场域的能量,内心才能有所触动,进而悟出一些道理。也才有了写感悟前提条件。关于如何写感悟,先生无数次讲过,写感悟最大的区别不是写作文,不是写文章,不是比谁的辞藻华丽,而是有感而发的真情实感。为什么?因为实证出来的东西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才能感动自己,影响他人!
总之,我结缘书院三年多的时间,在身心和谐、家庭和谐、夫妻和谐、事业和谐,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升,可以说是全面向好!这都得益于缘遇恩师汉风先生,得益于能在书院这个圣贤道场修身证道。只要我们能抱一精进、闻道勤行,真正融入“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事业中,书院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一切都会越来越美好!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