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书院久久为功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写这篇心得,取这个标题,是因为今天上午先生在志愿者成长营上为我们赋能时,我内心突然涌出的感悟,决定要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写下来。这是初心,也是监督自己未来要努力践行的道路。
今天全天是书院志愿者夏季成长营,这一天我们得到的是先生全天候的赋能和滋养。已经9个月没有这么制心一处的聆听先生教诲了,心里充满着渴望。先生从“为什么要当志愿者、我们怎样当好志愿者、志愿者如何增能长慧”三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赋能。如何当好志愿者,先生给7个秘籍。其中,有一点是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我的理解,就是像现在书院的志工老师们一样,抱一精进,无我利他,眼睛里能够看到有事要做,而不需要别人指挥,自己主动去做,把书院真正当成自己的家。
书院里有很多大能量的志愿者老师,像一然老师、凌寒老师、曹桂莲老师、穆忠良老师等,他们不但以书院为家,更是书院名副其实的主人。真正的志愿者,不是被动等待指令,而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看到哪里需要处理就立即行动,不需要别人提醒。先生说,去年春节的志愿者普陀山祈福之旅,组委会没有安排一然老师任何义工岗位,她很不适应。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后面反映的就是一然老师主动担当和习惯于担当的神性品质。
回想前天,海燕老师叫我参加街道一元流动剧场的演出,我还以没有登过台为借口,回绝了她。这与主动担当的一然老师相比,真的是十万八千里的区别。再看看昨天为了2025级国学班开学典礼,书院那么多老师都在默默无闻的工作着、担当着、付出着,他们不需要任何人指挥去做,而是看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这才是主人翁的态度啊!他们是我身边的榜样,目标在前,何不努力?
先生还讲到另外一点,做志愿者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何要持之以恒?先生用一个看图悟道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有两位青年,一者笨拙,一者心灵手巧。他们在同一片土地上各自挖掘水井。初时两人皆掘至两米深处,却未见半滴水的踪影。笨拙者坚守原地,继续深挖不懈,而聪明者则频繁更换地点,尝试新的挖掘位置。经过长时间的辛勤工作,最终,笨拙者凭借其持之以恒的精神找到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而聪明者虽屡次更换地点,却终究未能寻得半滴清水。所以,做任何事不可心猿意马、浅尝辄止,否则注定将一事无成。
我从此了悟到:任何人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抱一和精进的态度,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到处飘离不定,那么所预定的目标就难能实现。这两天我亲眼目睹了书院义工老师的抱一精进,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无我利他,看到了书院人“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上前”的神性品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书院坚持服务10多年的义工,从未间断过为书院的事业发热发光。他们遇事冲在前、担责不推诿,每每想起他们,就感到非常敬佩和感动。
先生说,也有的老师曾经兴致勃勃的加入志愿者协会,但是却不能持之以恒,没过多久就掉队了,真的很可惜。他希望大家在书院修身一定要抱一精进、持之以恒。今天的赋能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一直为书院活动拍摄照片的朱旌德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在书院坚持服务十多年的摄影义工。这两天我特意关注了他。整个活动时间段,他从没有间断过拍照,没有停歇过,有时一个镜头他要拍上数十张,难怪书院推出的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的完美。他就是我现在学习的榜样,有了朱旌德老师这样大德老师的引领,我没有理由不努力。虽然我才加入志愿者不久,目前正在努力的践行着,但我不会放弃,立志把未来余生的精力投入到书院中。
虽然一年看不到多大变化,但是我坚信,只要按照先生说的,坚持一年看不出什么,坚持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到那时我们的变化一定很大。正如先生说的: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你。愿我是那个将来能够感激现在努力的我!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 艳秋。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