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八周年征文选登(三十三):福德班四人合辑

(2025-05-08 10:33:14)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十八周年征文选登(三十三):福德班四人合辑

1、 万俐君:我永远做那个担当者

    进书院一年多了,每一次走进书院教室与活动现场都会祝福和链接。因为书院是公益机构,它的支撑与发展是每一份爱心的叠加,每一颗心都是书院心、真诚心、向善心、利他心!这些心值得随喜和致敬,更值得祝福。每一个关心书院、支持书院、奉献书院的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是一个集体,更是一个整体。

    十八载弘道路筚路蓝缕,数千名儒弟子桃李满园。202551日,彭城书院,迎来建院18周年。彭城书院是由国家优秀社科专家、著名文化学者汉风先生发起,由徐州及全国多所大学的教授、专家、志愿者等共襄盛举的全国第一家完全公益性质的现代书院。十八年来,书院一直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宗旨,坚持公益办学之路,感动着九州四海,各种荣誉咸集。

   十八周年院庆,是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书院师生和学友,继承传统、弦歌不辍、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更是书院再塑愿景的重要契机。我要积极参与书院活动,穿越时空,共襄盛典,道心恒定,砺行致远,薪火十八载,逐梦向未来。

感恩书院给我们创造一个增能长慧的平台,给我们创造一个进一步了解书院,融入书院,抱一书院的机会。欢天喜地融入到庆典的各项活动之中。主动担当,做好自己,为庆典的各项活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牵手更多有缘人一起感受书院大家庭的和谐美好,增进对书院的了解和理解。作为书院福德班的学员,在连接月里我要用五个“总是”去连接,遇事当下觉知,“总是接受,总是感恩”。随时觉知自己,做好自己,做有道的自己,并帮助自己和他人建立起与自己心中道的连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唯有回归道方能见天地的清明命运的改变,从停止喧嚣,回归静默开始。一切自己创造,创造自己一切。 “天道无亲”天地交互,始终持均衡之道,守四时有序,令万物自生。做人守天道,处事顺人心,先生说学用《道德经》就是在身心中修虚静,在家庭里修和谐在在工作中修担当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但当我上前,我不做那个协助者,永远做那个担当者。但当时为了让更多的生命被圣贤智慧滋养,唤醒沉睡的众生,笃信持之以恒定能实现生命能量的提升。

    我要让生命成为“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和谐社会”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用生命链接生命,把爱传出去!感恩书院!感恩先生和曹老师的一路用心引领。

2骆建芳我找到了心灵的圣地

202551日是彭城书院18周岁生日,大家用各种形式来表达感恩心情,祝贺书院越来越好。十八年间,书院对人的教育不仅是学问,更是德行。书院免费开设国学启蒙班、国学班、福德班等等,更以周日国学讲坛、二十四节气茶会、四季诗会、远足游学等活动,让中华经典从书卷走入生活,从课堂浸润心灵。 

我和书院结缘源于外甥女,她是最早的一批受益者,那时的她见我就聊书院,朋友圈发的都是书院的信息,渐渐地我受她的影响对书院也有了些了解。从此跟随先生《道德经》学《了凡四训》,认真做“六实”功课,参加每月的大群共修、每周一的示范组共修,学唱歌,学太极,走上了修身之路。我喜欢二十四节气茶会上,一壶雪水烹煮的禅茶,一曲古琴流淌的雅韵,更喜欢先生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从全新的视角解读《红楼梦》,感悟人生的真谛。

以前我曾深陷痛苦焦虑之中,如今我在先生的引领下终于找到了远离迷茫、靠近幸福的光明大道。先生不仅唤醒了我,还为我解开了心灵的束缚。我感恩先生的慈悲与智慧,让我找到了“安放心灵的圣地”。  先生说,佛是开悟的人,人是未开悟的佛。人性有私,佛性无私我们无我利他的那一刻就是佛,但我们却经常被自己的欲望与执念障碍。自私自利是世俗人生的常态,只有无私无我时,我们的生命能量才会得到升华。

在今后的日子,我要扎根书院,继续跟着先生修身道,精进抱一,老实听话实干,好好修行,提高自己的智慧能量和生命维度,完成活好与走好的终极使命。

3李维书院我的人生不断发生蜕变

    202393上午我走进彭城书院参加国学班学习。其实,早在我儿子在江苏师大上学时,我就了解了汉风先生知道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公益书院的大德人士。所以,等小孙女到该上幼儿园的年龄时,我们毫不犹豫地给孩子选择了书院的附属明德早教中心   

    我来到书院进一步了解了先生讲创办书院的初心以及这么多年来的道心坚守,看到这里的温馨环境,感受这里和谐的氛围,深深的被感动知道了人不能只为自己活,也要帮助别人,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量。无论能力大小身份高低、钱财多寡只要人人能安分守己,都愿意帮助别人,那么这个社会就更加稳定,人们会更加幸福。

先生的理念唤醒了我们这些有善缘的同修们一起来到书院先生说大家都是有福报的人,因为有福报的人才有机会接受到圣贤的教育。通过在书院学习,我的人生不断发生蜕变,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我能用正确的思维去处理。比如以前我为父母和家人做了一些事情,得到夸奖心里美滋滋的。现在不这样想了,我认为那是我该做的事情,别人夸赞不重要,只要自己尽力就好,心安就好。

外婆摔伤了我抽出时间去服侍她邻居生小孩忙不过来,我去帮忙邻居门口的垃圾我顺手就给拿走了……一些小事别人不知道我也心甘情愿地去做。先生说,在生活中带着我无我利他的心去做平凡的小事就是在给自己积福报,就像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样,好事做的多了人生一定得好结果,我是足信的。

   20246月,从国学班毕业后又进入了福德班,在这里再次聆听先生传道授业先生说,人生的下半场主要任务就是行善积德,增能长慧,到这个年龄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适当的帮助儿女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听了先生的教诲如醍醐灌顶。以后我会坦然面对生活里的琐事及生老病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有时好急躁,我要改变这个心态,做最好的自己,同修们学习,让自己越来越好。

4王秀华“活下去”“活明白”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之语。进入书院之前,我是下士,受到世俗的各种限制、束缚,无法听闻大道,乃至于即使有机会听闻大道也加以排斥。因为那时自己的偏见太深,执念太重。非常有幸随孙女读经进入书院,进入家长学堂,开始听到不一样的观点。一开始不能足信,听先生分享激动不已,但回到现实生活中,一点点小事做起来都那么难。从敬畏因果、敬畏天地,不敢随意损人,到慢慢自利利他,再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上去体验无我利他。几年下来,跟随书院,频道也逐渐转化过来了。

现代社会,伴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社会的整体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当我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如何从单纯的“活下去”转变为“活明白”?这不仅是个体的反思,也是时代的呼唤。跟随书院,我的深刻转变有:

一、金钱不是万能的。虽然金钱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便利和舒适,但它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金钱并不能买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也不能替代真正的人际关系和人类情感。我们需要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而不是将金钱放在首要位置。

二、笃定改变自己是神,总想改变别人是神经病。人生会面临许多问题,一些问题的解决也许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很难改变他人的行为和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心打开,学会接受、包容、化育,然后和谐共生。我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感恩书院感恩先生!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