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周年征文选登(十九):福德班三人合辑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1、尹成清:我在书院的三年历程
我与彭城书院结缘于2022年4月,那时还值新冠疫情期间,汉风先生正在举行第四轮《道德经》分享。我的好友把我拉进《道德经》分享群,那是我第一次听先生讲解《道德经》。当时只觉得先生讲的真好,于是就向朋友打听书院的一些情况。巧合的是正赶上2022级国学班招生,我便顺理成章的报了名。6月3日那天是端午节,我第一次来到书院,参加国学班开学典礼。这也是第一次见到先生本人,第一次线下聆听先生给我们开示学习国学的意义。从此之后,我在书院的大家庭里一直修身至今,成长至今。回望三年的修行之路,每一个脚印都清晰无比。
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在国学班开学典礼上,先生给我们说过的那些话。先生问,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在端午节这天为国学班送老迎新呢?他解释:第一、端午节是关于龙的节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过端午节就是对民族基因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第二,端午节要纪念屈原,生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先生希望我们彭城书院所有人永远要把祖国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说,一个人如果离开祖国就象一颗树断了根、鱼儿离开了水。书院人不仅要爱国,而且还要把爱国的情怀铸就在自己的血脉和灵魂里。
先生说,我们在这一天举行开学典礼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永远要做龙的传人,弘扬龙的文化,永远做一个爱国者,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我听了先生的致辞以后,真的是热泪盈眶。我是一名党员,受党教育这么多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家乡,热爱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就在那个当下,我发愿:余生和同修一起跟随先生,做“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公益事业。
在国学班一年的时光里,我们不仅聆听先生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幸聆听到了很多教授和专家的课程,如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胡可涛先生、江苏师范大学梅良勇先生、徐州民俗专家李世明先生、文化学者郑飞先生、古经方传承人秦商夏先生等等。这一年中,我不仅熟读了《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中华经典,先生还给我们分享了《孝经的当代价值》、《了凡四训》等专题。在国学班这一年我收获的太多太多。
后来知道还有面向女性开办的子矜学堂,于是我在国学班学习的同时又来到了子衿学堂。子衿学堂里有女性修养、经典研习、茶道、画道、花道、形体礼仪、生活美学、唐诗与宋词意境、踏春游学等。我一来到就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以至于在我写国学班毕业论文时,作为子衿学堂的弟子,毫不犹豫的选择《子衿学堂调研报告》作为毕业课题。作为课题组的组长,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回望子衿学堂走过的发展之路,也触摸到书院的脉搏。我和它同频共振,感受它的心路历程。想一想,是因为有了慈悲仁爱的先生,我们才有在彭城书院学习的机会,在这十八年风雨历程里,先生不知唤醒了多少人的智慧,使多少人觉醒。
到了这个年龄我不再受困于“小我”的得失,试着用“大我”的眼光看人生,为社会做点实事,为他人留点善意,为家庭修份和睦。当自己开始懂得“利他即是利己”,烦恼便会化作清风,因果自会赠予自己心安与福报。明白从当下起,换一念:由自私转向利他;由抓取变成奉献;由计较换成包容,修好自己的一颗心,走好脚下的路,让每一个念头都充满光明。如此,便是对自己、对家庭、对世界最好的交代。做好自己,便是家庭最好的风水,人生下半场最大的成功,不是你的物质多丰厚,而是当你回头看时:父母因你而安心;伴侣因你而温暖;孩子因你的德行而走得正、走得远。修好自己这个根,家庭的大树自然枝繁叶茂,福泽绵长。
三年的书院生活,我一直被传统文化滋养着,特别是加入三轮六实活动后,每天读《道德经》、做拳操舞、读问道心得、静心……慢慢地,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浮躁、不再内耗,遇事懂得了反求诸己。我清楚:心静做什么事都会充满发喜,明白一切都是自己创造。我明白:我好了,一切都好了。现在我的家庭也越来越和谐了。
我家小孙子于2023年进入启蒙班的时候,我想我不能光在书院索取,我也要为书院做点事,于是便加入了启蒙班助教的行列。在启蒙班,与孩子一同读经的时光里,与其说是“服务”,不如说是“共同成长”。我开始读懂传统文化里对育人的朴素理解——原来国学启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经典的韵律和哲思,为孩子种下智慧的种子。经典教育是送给孩子的“隐形翅膀”,让他们在未来的风雨中,既能守住内心的安定,又能长出包容世界的力量。
一年多来,为了分担主班老师的负担,从68期下半学期开始,我便主动承担家长学堂的感悟整理工作,一年来看似我在付出,实则我也从这些家长感悟中得到了滋养。《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孩子的成长,藏在日复一日的经典“浸润”里。在经典中泡大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爱国情怀。我们要让每一位来书院的小弟子从小就志向高远,有着远大理想。
蓦然回首,来书院已经三年了,从来到书院第一天,我就爱上了这一方净土。书院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珍惜在书院的每一寸时光,相信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我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这收获一定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先生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的,一切都在因果规律中,我相信也许这是前世种下的因,才结来我们今天遇见的果。我要坚守初进书院的决心,余生牵手同修跟随先生,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愿书院永葆蓬勃朝气,在新的征程上续写华章,培育更多栋梁,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2、闫书香:我在书院的五年心路
在书院获得的同修之间的情谊是我在书院收获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在这里,大家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都因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炽热之心相聚在一起。我们常常一起探讨拳操舞、二十四式太极的动作要领,互相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与困惑。记得有一次,我们太极组在彭园共修时,做九节拳到了第九节,大家的动作都不够标准。这时,充满大爱的赵老师逐个动作为我们示范讲解,最终在赵老师的悉心带领下,我们都顺利完成了这一节的动作。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以及同修之间真挚而深厚的情谊。
先生的教诲如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们将抱一、精进、朴实谦卑、知足、节俭、包容、博爱、热情等神性品质融入自身,总是面带微笑、心怀感恩、秉持敬畏之心、注重立德、善于清理内心、关注自我成长,无我利他,在聚精会神中达到内在诚信、超然物外的境界。我深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道、成为光、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并散发无限的爱,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够服务更多的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并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3、李冬侠:我和书院的不解之缘
我是2020年的重阳节,在我的好姐妹曹桂莲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书院的,我好像一头扑在母亲的怀抱,从此不再离开。今年是书院创办18周年,我跟随书院近五年多了。五年来,我的生命被这圣贤的道场和温暖的大家庭滋养着,身心与家庭的和谐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进入书院前,我的身体不好,做了甲状腺结节手术,左侧声带被切除,说话发不出声音,内心非常的痛苦。那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期。曹桂莲老师见状就给我说:“先生现在正在线上讲《道德经》,我把音频发给你听听,或许对你有帮助。”她把先生讲的第一轮《道德经》音频每天按时发送给我,我就反复的听。当时什么也不懂,但是听了以后就觉得很舒心。先生的话仿佛有很大的能量,让我的痛苦减轻了很多。在此非常的感恩曹桂莲老师!
2022年10月,我报名成为书院福德班一名弟子,从此也就和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福德班开学第一节课,我怀着恭敬的心聆听先生讲圣贤大道和老子《道德经》,通过先生的解读,明白了大道的规律:顺道者昌,逆道者亡。我决心明理归道,行善积德,要做一个合道的人。
2022年11月6日,书院举行六实活动推进会,我加入到六实共修的活动中,从此我摒弃了很多无聊的应酬,全身心投入到六实功课中,在先生的引领和能量的加持下,在老师和同修们精进带动下,我抱一精进,由原来什么都不会做到现在每一项六实功课都能顺利的完成。在此过程中,我的生命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生也找到了方向,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生活中我时刻牢记先生的话,做好自己去感化身边的人,而不会试图去改变他人。我明白了:想改变他人是愚蠢,做好自己才是智慧。
感恩先生引领!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