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杨可可老师文章:目光所及皆欢喜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初闻“拈花”一词,是在先生的一次分享中。先生提到一处名叫“拈花湾”的禅意小镇,神秘、幽静、古朴、典雅,光听这个名字,就能想到拈花一笑的神佛,似乎能扫除心中的杂念,从此对“拈花湾”就有了一些向往。
“拈花”的典故来自于禅宗的诞生。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手持一朵金色优昙花示众,众人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尊者会心一笑。佛陀随即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自此,迦叶成为禅宗初祖,禅宗法脉由此展开。佛陀未通过语言或经典传授法义,而是以“拈花”这一动作传递真理。迦叶的微笑象征对佛法的直接领悟,师徒间无需言语,仅凭心灵相通即可传递真谛。这种“心传”成为禅宗修行的精髓。
感恩书院今年的春季“做客江南与春驻”游学活动,正好是到无锡的拈花湾小镇、惠山古镇、东林书院、荡口景区等地方。自从孩子知道书院要开始春季游学,就每天激动地追着我问“什么时候到游学的日子”,我也在数着日子,期盼着游学的到来。因为知道书院的游学不只是到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中去汲取自然能量和圣贤智慧,还有每次现场的先生赋能,就更多了一份期待。
3月29日清晨,书院400多位师生和家长,跟随先生,坐上了开往无锡的大巴。近7个小时的车程,大家没有任何的无聊感和不适感,我们3号车里的师生在车长季书英老师的安排下,一路读经、唱歌,欢喜地到达了江南水乡——无锡。午餐过后,我们来到了这次游学的第一站“无锡央视春晚的分会场”——惠山古镇。这是一个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运河文化等多种文化于一体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着许多当地美食和纪念品店,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和繁华。
接着傍晚时分,我们就来到了以“拈花一笑”而闻名的禅意圣境——拈花湾小镇。刚踏入小镇,就像被卷入了一幅古风长卷。她融合了唐宋美学色彩的华丽大气与日式庭院的静谧与雅致,既有唐代长安城的繁华富庶,也有千年前的京都的惬意悠闲,感觉带着我们重回了汉唐。除了这迷人的美景,先生在梵天花海中,以天为幕,以地为席,以青山为邻,清风做伴,为我们做了分享。
先生说,“世上有五种人,损人不利己的人、损人利己的人、自私自利的人、自利利他的人、无我利他的人,对应了罪人、小人、俗人、君子、圣人,如何选择全在我们自己。”“世上没有不好的事情,只有不好的思维;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好的心态。我们不抱怨,不评判”……当下我们就拿到了能量,内心充满感恩和法喜。虽然小镇的游客比较多,但我们目光所及也皆是欢喜。晚些时候,华灯初上,灯火阑珊,拈花塔、香月花街、梵天花海等被璀璨的灯光点亮,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第二天我们首先来到了东林书院,这是北宋政和元年由杨时创建的书院,后被废弃;明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重建书院并在此讲学,后被魏忠贤下令拆毁;清代书院重建,改为东林小学,历经沧桑,依然矗立。我想正是东林书院倡导的“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以及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宗旨,得到了认可。先生说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神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在于培养“为人之道”与“为学之方”,强调道德修养与知识追求的统一,所以书院不仅是读书人精神安顿的家园,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场所,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国家栋梁与民族脊梁。
2007年,先生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于户部山上创办彭城书院,其初心就是为了传承中华道统,赓续华夏文明。十八年来,弦歌不辍,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挫折,先生始终固守道心,不忘初心,才有了现在的彭城书院——我们的书院。先生常说“书院不是他自己的书院,而是我们大家的书院、徐州的书院、国家的书院,而他只是我们的大家长。”正是先生的这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道心,成就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书院人。不是书院的发展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书院去成长。书院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灵魂家园。
最后我们来到了荡口古镇,参观了江南的水乡。这里保留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三公祠、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古建筑,还有华氏义庄,会通馆,关帝庙,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君武故居、王莘故居,钱穆旧居等体验馆等,我们漫步在古街上,参观了一个又一个景点,链接了圣贤智慧和能量。大家还在王莘故居共唱了《歌唱祖国》这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
归来途中,在车长季老师的安排下,小弟子们、家长和义工老师们都做了此程游学的心得分享。大家都说这趟游学太开心了,我们班7岁的王启远小弟子分享说:“这次游学我拿到了读经的能量、春天的能量、先生讲课的能量,这些能量让我活力满满!”对于王启远小弟子的分享我很震撼,这是一个才上一年级小弟子,正因为走进书院,学习圣贤经典,有了不一样的智慧和境界。孩子的姥姥——一位60多岁的阿姨分享到:“来游学之前两个孩子总是打闹,在听了先生讲学之后,两个孩子都说拿到了能量。尤其是孙女,变得特别懂事,疼爱照顾弟弟。特别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书院的老师、感恩所有的家人们,谢谢您们!”多么朴实无华,又充满爱的分享,这位阿姨就是书院老实、听话、精进的家长代表,用自己的做到感召孩子的蜕变和成长。
我们3车的车长季老师、组长潘兰老师、张林华老师、胡晓敏老师、胡华慧老师,以及8辆车所有服务的义工老师们和组委会的老师们,都是书院义工的一员,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成长着,欢欢喜喜地为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在书院的这一方净土上、沃土里,吸收阳光雨露,一步一步地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来守护我们的书院、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我们的蓝色星球……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启蒙班配班教师、子衿学堂弟子、2025级国学班弟子、新闻中心视频组成员
杨可可。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