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江南与春驻”第四站:荡口古镇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历情怀 |

3月30日上午10点,参加“做客江南与春驻”国学之旅的书院师生结束了在东林书院的活动,来到荡口古镇参观游览。荡口文化植根于古吴文化,又有自己的特色,在吴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经过上百代人薪火相传,激浊扬清,吴文化在荡口发扬光大,形成了尚德、创业、崇教、亲水、民俗五大特色文化。荡口以“让、孝、义”三德为核心的尚德文化光耀千古,泽惠百代。荡口历来是崇教之区,无论是家教、义学,还是新学校的教育,都十分成功。明清两朝荡口的进士、举人及其他各类俊才众多。近代以来这里培育出的杰出人才,如华蘅芳、华世芳、华王基、钱穆、顾毓秀、钱伟长、钱临照、王莘、华君武等,均享誉海内外,这里有众多的名人故居,如华蘅芳、钱穆故居等。
师生们结伴而行,在古镇的古街古巷里感受江南古韵与历史沧桑。在《歌唱祖国》词曲作者、人民音乐家王莘故居,先生和师母带领在场所有师生共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歌唱祖国》词曲的作者王莘先生以深沉和热忱的爱国情愫谱写乐章,赋予这首歌曲巨大的能量和热烈的感情。此刻,响彻云霄的歌声、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现场所师生由衷的爱国之情。在书院每一次集体活动中,我们都要合唱这首歌曲。而此时此地,大家再唱起来就有着更强烈的感受。一遍又一遍,大家唱啊,击掌啊,久久不愿离去。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悄然而至,临近中午,我们结束了一上午的行程。书院新闻中心朱旌德老师赋诗一首:
“做客江南与春驻,四百师生游学来。/读经诵典增能量,欢歌笑语车满载。/惠山古镇观胜迹,荡口徜徉抒情怀。/以天为盖地为庐,凡事内求得和谐。/万法不言菩提妙,拈花一笑禅意在。/成圣成贤一条路,无我利他莫徘徊。/士人风骨今犹存,彭城书院写重彩。”
在下午返程途中,车长们带领大家读经诵典,高唱爱国歌曲,分享此程的游学感悟,并且又一次聆听先生在此程游学中的讲学录音。大家感受颇深,不虚此行。丰县分院周求新老师也作诗一首《无锡之旅感》:“最美人间四月天,/书院师生下江南。/滴滴点点学思悟,/立志敢把新天换。”感恩书院,感恩先生。祝愿大家善日加修,德日加厚。让我们共同祝福: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书院新闻中心义工老师的镜头感受现场的美好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