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江南与春驻”第二站:拈花湾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历情怀 |

这里的建筑特色恰如梅花诗会《重回汉唐》节目的现实写照。在五灯湖广场观看喷泉、传统舞蹈与现代光影交织下的如梦似幻。夜幕下的拈花塔亮塔仪式,众“菩萨比丘”手持花瓣和莲花灯翩翩起舞。当第一缕金红火光自塔顶绽开,檐角铜铃齐声清鸣,七层密檐次第亮起,塔顶的八瓣莲花旋转翻飞,宛如星辰坠落凡尘般将塔身照得通体发亮。在微笑广场那片暗蓝天穹,那一个个化作幽蓝光点的无人机,“翅翼震落沾着佛手柑清香的夜露”般兀地起飞,在AI算法的精密编织下聚成拈花佛手,在绚丽烟花的映托里,与灯火阑珊的拈花塔完成科技与禅意的量子纠缠……
今日游学的核心重头戏在傍晚时分的梵天花海拉开序幕。全体师生汇聚于此能量道场,以天为幕以,地为席,青山为邻,清风作伴,聆听汉风先生的《与圣贤印心的不二法门——无我利他》赋能讲座。
先生说:“加入书院这个大家庭来游学和自己来休闲游是不一样的,因为书院是圣贤的道场。圣贤的经典里讲的全是规律——生命规律、宇宙规律、自然规律,来到书院的宗旨就是增能长慧。怎么才能增能长慧呢?就四个字——无我利他。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世界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好的心态;没有不好的事,只有不好的思维。当我们心态好的时候,无论看到什么面对什么都觉得好;当心态不好的时候,看到很多事情就不合自己的意。为什么会有烦恼?就是因为有那个字——我。能做到遇事不怨,只是感恩,就会发现这世界原本都是美好的。”
先生讲:“这个地方叫拈花湾,为什么叫拈花湾呢?因为它有个典故叫‘佛祖拈花,迦叶一笑’。佛陀在灵山最后一次传道讲法的时候,拈花示众,只有迦叶尊者会心微笑,于是佛陀将心法传与他,从此禅宗诞生了。那是人类历史上思想的一个大放光、大突破时刻。人的生命是三部分组成的,身、心、灵。我们一辈子要寻找的就是本我。寻找到本我,我们那个灵光就开始放光了,我们就成佛成圣了。中华文化传的就是圣贤心。纵览历史,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栋梁90%都是书院培养出来的,这种人叫做士人。士人就是有担当的人,不是为自己活的人。彭城书院创办的宗旨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书院传的心就是无我心、利他心、天下心、百姓心!”
先生云:“人在世间有五种思维:损人不利己、损人利己、自私自利、自利利他、无我利他。这些思维分别对应的境界是:罪人、小人、俗人、君子、圣贤和佛菩萨。我们此生的终极任务就是成圣成佛,那应该选择哪一种思维呢?无我利他!”先生在授课时与小弟子互动问道:“春天在哪里呢?”年仅5岁的小弟子回答说:“在我们心里。”又问:“书院的宗旨是什么?”大家齐答:“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再问:“来书院的目的是什么?”众口一词:“增能长慧!”梵天花海景区四面环山、依傍太湖,这是一片聚合山湖缥缈仙气的灵地,这是一片弘扬道心的道场,这是一片与圣贤印心的圣地!
漫步在拈花湾的夜色中,放眼四周,一色花、一味禅,这里的每一朵花都似乎在诉说着禅意的故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真的感觉到是“重回汉唐”了。回味着震醒灵魂的先生赋能,书院师生皆大欢喜,似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无上正等正觉之感……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书院新闻中心义工老师的镜头感受现场的美好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