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谦下不争组挑战月六人心得感悟

(2025-03-27 09:47:5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谦下不争组挑战月六人心得感悟

 

【编者的话:在播种月,六实第12组谦下不争组共收到14位老师所写的感悟,姓名如下:侯瑞华郑敏武云辉陈菁陈辉翠刘伟刘龙秀曹玉萍魏彩蝶张娟张巧娣周恒芹朱广杰仇文芝老师们的每月一信,都用心写出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质量很高。除了独立推送的之外,现在合辑6位老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全体同修向这些老师看齐,珍惜自己在书院大家庭学习的机会,修身不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陈菁:解缚”旁解了缚

时空交汇之际,挥手过往,让心归零。相信只要拥有了信念,清理了卡点,真诚地收获信任,坚持就可以改变命运人人都有好命苦难和坎坷都是考验我们的只要亮化天性中的神性品质,自在人生就藏在我们自带的道德基因中。             大年初二,我跟随书院踏上了期盼已久的黄梅问禅心灵祈福的旅程。我满怀希望,希望在禅宗祖师汇聚之地找到身心被缚煎熬与折磨的解脱之法  三祖寺那一方矗立的解缚石,“解缚"二字苍劲有力。导游刚围着解缚石转三圈可以去除一切烦恼,我便快速地跟着游客转了三圈,希望解除心中的郁结,让一切烦恼尽消。

先生应时应景,就在“解缚石”旁为我们现场分享赋能他说:“绕‘解缚石’转三圈真的能解除烦恼吗?如果真能,估计大家是挤不上来的。解除烦恼的密码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自己的心没有力量,所以起了烦恼。减少烦恼有三步:一是去对错,这个世界本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破除了对错观,就很多烦恼是去善恶,世间无善恶,也只是立场不同,破除善恶观,烦恼自然解是去有无,天下万事万物有生于无,无生于有。我们只有在人生的每一寸光阴里修行,在我们的念思言行中提升能量,我们的心才不会被捆绑。只要修得一颗光光明明无私无染无我利他如如不动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发出超凡脱俗的力量,就能得到无限的自在和圆满,才能真正的让心解缚。先生的智慧引领顿时让我心中释怀,郁闷多年的心结也在慢慢打开。

一切遇见都是最好的老师,每次相遇都是人生的必然,只为让我们觉知自己。每个发生都是修行的契机,只为让我们圆满自己。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艰难,一度陷入了绝望。然而,正是在这片远离繁华的土地上,苏轼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寻找心中的宁静和自由。在黄州城东的一处高坡,那个质朴平淡清新自然旷达、充满烟火气的苏东坡就此诞生,无数的创世佳作也因此流传于世。        人生在世,认知要提升,心态要平衡。得意时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失意时要想到天地与我合一。悟道的智慧是向内求,不向外求。坚信只要持之以恒,抱一精进地跟着先生去闻道,悟道,行道就会一歩步向前走,向上走,直到走向生命的圆满,一世解脱到永远……

2、张娟:我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开学前夕,我有幸参加了书院国学班启蒙师资培训活动议,先生的呼唤等您回家”,让我对心灵家园有了新的思考我们的人生是有无始劫组成的,即由昨生到此生再到来生组成,人身难得我已得,中土难生我已生,大道难闻我已闻要感谢我的昨生。此生我要怎么过?人生就是一个了缘的过程,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我的心在这红尘中被迷失了,被污染了,我要找回她。

怎么找回呢?先生告诉我们生命有三层楼一层楼是身体——对应物质二层楼是心体——对应良知三层楼是道体——对应规律。我们的念行要道。生命的本质是能量,要通过重积德来提升自己的能量。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唱这首歌时,我泪流满面终于找到了心灵家园。唐僧的道心我在先生身上看到了,在游学途中恰逢月底的大群共修我们的车正好到了酒店门口,我们都下车吃饭,先生却留在大巴车上给大家做赋能分享

孙悟空的那颗七十二变的心猪八戒身上的缺点沙僧的我执,我好像都有。在唱歌中我看到了我的那颗自大自傲自以为的心,察觉到了就要改正。去习性,化秉性,亮天性,要降伏那颗心,一切向内求,人人本自具足。我要把我的那颗心修到“无私无染光光明明如如不动在历事炼心中增能,在无我付出中长慧。唯有在书院好好修身,在先生的引领下才能回到心灵家园。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要深深海底行,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我好了,外面的世界都好了,能量积累够了,就会变成道,变成光,最终实现活好和走好的终极使命也就能回到真正的家园,这一点我足信。

先生给我们每个人击掌,给我们信心,给我们能量,给我们指前行的方向,给我们每个人心中点燃一盏明灯。我们只要抱一精进、老实听话、实修实干、无我利他,一定可以想我所想,愿我所愿我是光,我是道,我是无限的爱,我是无限的创造。总有一天我就能拿到大道通行证,在太空中游!

3、魏彩蝶: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今年,女儿的寒假生活以父亲陪伴为主我家先生常年在外地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女孩父亲的能量加持,会更自尊自爱更有安全感女儿在父亲的引领下,学会了洗晾衣服收叠衣服饭后陪父亲一起收拾碗筷洗碗,把自己的东西放回原处等等作息规律,孩子自己定好闹钟,醒了自己起床洗漱吃早餐,开启一天的生活!

至此我才发现孩子本自具足这些能力,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太多的溺爱,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给孩子挖了一个巨大的坑。溺爱出逆子我需要警醒了,先生的话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养”,“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用生命撞醒生命”……

先生说修身证道最难的是做到,只有把知道转化为做到才能真正体会到修行的真谛,知而不行等于零。进入书院之前相比静心温柔许多感受到自己眼中的别人才是自己”,但是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很远!

《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之学中说“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意思是说,必须每天反省,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每天都要加以改正。如果一天不知道自己错误之处,就是在一天之中都满足于现状,而自以为没有过失;一天都觉得没有过失可以改正,那就一天都不会有所进步。发念从今天开始每日反思自己不合道的念思言行尽力改正

4仇文芝:静待花开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拎着饭盒去上学了人对我你不上班,学校离家又近,干嘛不让孩子中午回来在家吃。我犹豫了下还是让孩子去学校吃午餐,这样我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自己虽然有时我也不自律,不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但一切都在摸索中。我想着自己先静下来,多练习静坐,做好六实功课,多读读经典此外也想做些事,虽然还没想好具体做什么,但一定会是与书院多链接,紧跟着书院,紧跟着同修们的步伐

读完经做完操,又认真拜读了先生的实证日志。这次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生说:“反正,已经发了菩提心,就去做圣贤事。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说干就干,马上行动”“星火计划”在先生的眼里是这么简单,只要去干就可以了,不去考虑其中会出现的种种困难。我反复读着先生的这句话,脑海里闪现的是“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先生做着自己喜欢热爱的事,无论内在外在都不会被羁绊。

反观自己,去年十月份的愿望还停留在我的脑海里,虽然直到现在我还是想去做的,但也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却没有行动。去年十月份是弟弟十周岁的生日,我想着该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弟弟呢,我已经忘了曾经给孩子买的各种礼物,估计孩子也忘了曾经给他买的礼物虽然当时会给他们带来暂时的快乐,但这次我决定送个不一样的礼物。后来突然想带着弟弟全班同学一起读《论语》,大家一起沐浴在圣贤的智慧下,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如果这件事可以的话,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礼物,这个礼物虽然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根本不是礼物,但在我心里将是一件最为珍贵的礼物,终生难忘。有了这个愿望,心里着实有些激动,可想着该怎么和老师说这个事呢会不会给老师添麻烦家长会不会不理解不认可这些问题就让我一直拖延着,没了行动,觉得自己啥都没有准备怎么开始呢先自己学好再说带别人的事吧。

我也曾想带俩孩子进入书院读经,想让他们多与书院链接,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选择在家读我知道这个难度有点大,容易坚持下来。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弟弟偶尔不想读时就会问为什么要读《论语》,我坚定的给孩子说,读《论语》不仅仅是学知识,首先是教会我们怎么做人做事,最后才是学习不会做人做事,学习也坚持不了长久。

虽然俩孩子到现在还没去书院,但八月底一直线上跟着邵老师持续读《论语》感觉家里也有些变化,每当孩子欢快地喊着“娘亲”时,就想到先生说的连根养根方能枝繁叶茂。后来弟弟班级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作为一个局外人,作为书院的弟子,深刻感受到先生说的修身难,不修身更难。我当时有些后悔自己的犹豫磨蹭,如果当时带着孩子们一起读经,家长们自然也会跟着耳濡目染,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或者也不会走到这样的境地。

当雪山崩塌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给自己说等这件事结束后,就开始行动,要为班级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接触到了《弟子规》,因为来书院比较晚,我一直以为《弟子规》是给低年龄的小朋友读的后来才意识到《弟子规》是给我们所有人读的,更是给我们大人读的,静下心来读一读古圣先贤们留下的经典真的是可以解决我们当下遇到的所有问题。

孩子班级的那件事情虽然结束了,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在那个环境之下,我却没有勇气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考虑的太多,怕时机不合适,怕好心办了坏事,怕得不到认可理解。我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班级,却忘了还有比班级更广阔的空间,于是这个愿望再一次尘封于心底。

今天读了先生的日志,我这颗愿望如同种子再一次被唤醒,确切说春天已到,在书院的滋润下,我要在春风春雨中萌芽。我现在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诵读经典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一颗智慧的种子,以后的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会积极面对,不抱怨,不推责,让经典背后的智慧化作孩子行走一生的力量。当时之所以一直想做而未做,皆是因为自身的能量不高,德行不够、智慧不足。

自己的心力不足时,才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困难,心力强大时,遇到的一切都不是问题,会静下心来专注于解决问题即可,而不会想象从来没有发生的事情。一然老师说足信产生力量”。足信是相信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足信可以大大减少内耗,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去体验人生,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一然老师笃行产生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拿到力量,做到才能得到,只有认真做了,坚持做了,才有收获,只有收获到了才能产生继续的动力。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去做我想做的事吧,大步向前走即可我应该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因为我的身后有书院,有先生,有12组的同修们有国学班的同窗们,有书院那么多的同道者们

5、朱广杰:拂去心灵尘埃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人跟随书院出发,开始了新年游学之旅,登天柱山,寻访禅宗祖庭,瞻仰东坡赤壁。同往年在家过年与电视手机相伴不同,这次我们选择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名山景、亭台楼阁里感悟人生。

禅宗的思想在平时各种营销文章中并不罕见,种种解释最后都会落脚在一个上。这个很难用言语解释的,各种描述总是云里雾里,听者迷糊,说者亦混乱。悟道者与凡人之间仿佛有着天堑鸿沟,拈花微笑传递的哲理在生活鸡零狗碎的喧嚣中也显得面目模糊。很早便听过了五祖传六祖衣钵的故事,那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感叹人生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种高深的境界令人感佩神往相比之下,神秀大师的“时时勤拂拭”终是缺了些自在天成。

此程在五祖寺游览时,有幸听到惟道大师的点化,人生枷锁重重,却本自清净,我们常谈放下,可漫漫人生路途中终有些人和事难以放下,佛性是空灵的,而人性总不免带着烟火气能做到时时勤拂拭,有意识的不去惹尘埃,已经是很难得的自省自律了生活是修行,删繁就简方能渐渐清明。佛寺的墙壁上写着“应无所住而成其心”,拂去外相才可见本心,顺心而行才是修身养生之道。

空蒙细雨中登临天柱山,大自然的雄浑令人感谓,山石嶙峋,陡峰峭壁,生命在天地间显得渺小无力然而冷硬的石壁上也伸展着遒松劲枝,再高的山峰上也有石阶铺就无论晴雨,总有人在攀登,在挑战。我想人定胜天或许太过张狂,但满怀敬畏之心去挑战,无所谓顺境逆境,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最后一天我们去东坡赤壁游览,在历史变迁后,我们今日登临已然无法看到那乱石穿,惊涛拍岸的壮景了古迹缺缺,唯剩下今人的追怀,这种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受何其相似人固有一死,然而精神不灭,我们知道东陂先生,就像知道一位老友,我们在他的名篇美句中感受他的旷远精神世界这个永远的乐天派,这个兼具佛学、儒学与道学气魄的文人,在生命的起起落落中绽放着他精神的伟大

先生说我们要在别人的故事里悟自己的人生我想,人生多坎坷,要有一颗强大的坚定的心,不随境转,不以时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6、曹玉萍:同修的感悟让我受益良多

入书院已经有9个月了我真是个愚钝的人。每天拜读小组同修的感悟,真是很羡慕大家,他们的每日感悟那么深刻,他们每天都在进步,而我感觉每一天都是那么相似,没有什么新奇和收获。

看着同修们每天记录的静坐时间,我甚至于都不会打坐。我感觉除了看手机短视频和看电视剧时能达到沉浸式,其余时间都是思绪乱飞的我虽然经常在默默发念要心无旁骛地安静下来,但是多少还是不能完全息心静气,达不到小时候学东西时的那种境界。这可能就是随着生命的成长,受世俗的侵蚀导致。虽然我寒假着手练习软笔抄经,每天一坐就是一个半小时,人是能坐住,但心还是定不下来

这个月我参加了小组的共修、示范组大修和节气茶会,无论小组修和大群共修,主要内容老师们分享自己的修身感悟我受益良多。经过近9个月每日读经、抄经,现在读是能读下来,但是背诵感觉太难了,而且抄经还经常出错。可能因为《道德经》太深奥,我未能理解,我想尽快能达到理解经书的境界。虽然我现在修身感到困难重重,但我能结缘书院、结缘先生、结缘同修,肯定是我今生的福报。我要更加努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跟随先生的脚步学用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