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在六实共修中汲取生命成长的力量

(2025-03-25 10:12:0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在六实共修中汲取生命成长的力量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加入第三轮 “六实”共修近八个月了,除了做好每日的“六实”功课,最期待的就是每月的大群共修、每周一的示范组共修和每周五的我们自己小组共修了。

先生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修身之路道阻且长,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才能走得远呢?先生为我们设计的“六实”共修,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六实”共修,是通过明师引领、老师牵手、同修加持,在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圣贤智慧、汇聚集体力量、提升生命能量,最终完成一群人共赴光明的终极使命。

周五晚上,是我们小组“六实”共修的日子。共修能量太大了,于是就发念,要用每月一信的方式将老师们的共修分享记录下来。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摘录部分老师的智慧分享,也给其他老师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1、凌寒老师。大爱的凌寒老师是书院的大柱子,是国学班的班主任,是家长学堂负责人,是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太多的角色,反映的是凌寒老师十几年来在书院的奉爱、担当与成长!“六实”共修12、13组,是由2024级国学班弟子组建的新组,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成员进得来、留得住、走得远,凌寒老师除了参加自己所在的“六实”共修示范组、三组以外,还参加12、13组的小组“六实”共修。凌寒老师分享说:“在本章中,老子讲了‘守中’的重要性。在修身证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守住自己的真心,不闻闲言,不传虚言,不讲妄言。要时刻内观自己不足,让自己始终保持虚空。在修‘六实’中,我们要抱一精进,落实‘四和’责任。这需要修很强的定力,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速成的,只有训练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才能持守中道。要在付出、担当中历事炼心,提升生命智慧能量。《问道心得》中说:‘当自己成功之后,便让自己成为环境。要成为举火把的环境,去照亮人!’”凌寒老师就是真真切切地让自己成为环境,时刻影响、照亮、引领着我们在修身证道之路上稳步前行。感恩凌寒老师!

2、陈宇老师。陈宇老师分享了她生活中的一件事。老家有亲戚来看望父亲,由于不知道地址,父亲就去车站去接亲戚。父亲到车站后发现电动车没电了,于是打电话给陈宇老师,让女婿去接一下。陈老师的爱人立即开车按照老人说的位置去接岳父。但十几分钟后,父亲打电话给陈老师,没见到女婿。陈老师打电话给爱人,爱人说到地方了,没见到岳父。几番电话沟通,还是没见着面。父亲有些生气,就自己想办法回去了。爱人转了几圈,没接到也回来了。过了些时候,父亲打电话说平安到家了。陈宇老师分享说:“这件事,如果在进入书院修身之前,我一定是会着急上火,起情绪。会对爱人发火、埋怨他,这么点事儿都办不好。家庭也一定是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但这次我面对这件事时,我的心一直很平和、很安定,也没有起情绪。爱人回来后,我还安慰他,也许是爸爸没说清地点,你来来回回的几趟,也尽心尽力了,父亲不会有事儿的,不用担心。”先生说:“修‘六实’和工作生活是一不是二,修‘六实’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随喜赞叹陈宇老师修得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做到了“和谐家庭”我的责任。感恩陈宇老师!

3、张艳老师。张艳老师分享了亲子关系方面的感悟。她说:“没进入书院,没得到先生智慧引领之前,我对孩子的教育和亲子关系就是失道走反的状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就是‘多言’者的代表。通过修‘六实’和践行先生教导,将修‘六实’与生活合二为一,修讷言、修微笑,不断提升生命智慧能量,我现在能接受孩子的一切,包容孩子的一切。”反思我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张艳老师同样的问题。大女儿小的时候,自己忙工作,既不是多言,也不是讷言,而是无言。因为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儿子出生后,我的工作没有以前忙了,也想在儿子身上弥补自己的过失。于是对儿子说教比较多。幸运的是与书院结缘后,在家长学堂聆听了先生家庭教育方面的智慧。如“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要行不言之教,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等等至理名言。先生的教导让我明白了,想孩子好,是天下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但如何能让孩子好就因人而异了。智慧的父母就是顺道而行,通过修身证道、行善积德,提升自己智慧德行、生命能量!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孩子,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去影响孩子。道理是懂了,但做起来还是有差距。尤其是最近与儿子交流中,逐渐感觉到孩子认为我还是“多言”。这就是先生说的“中士”状态,一会儿合道、一会儿不合道。其根源就是我的能量不足、德行不够、智慧不高。感恩张艳老师!

4、孙中华老师。孙老师说:“‘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我能理解,但‘天在做,人在看’这句话好像有点理解,但又不理解。想请同修们解释一下。”主持人石美侠老师说:“我原来对‘天在做,人在看’这句话也不理解。直到有一次听了航天老英雄魏继友老师讲课时举的一个实例,才有所理解。魏老师说:他过马路被车给撞了,但他起来后发现身体一点问题也没有。并且他第一时间安慰撞他的驾驶员。魏老师是高龄老人,被车撞了,身体一点事没有,这从常理是难以理解的。为什么难以理解呢?因为我们的生命维度还不够。尤其是被撞之后,第一时间安慰撞倒他的驾驶员,这不就是无我吗?这不就是与天道同频得天之佑吗?这就是‘天在做,人在看’的例子。”之后,徐凤梅老师也讲了她遇到的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实例。通过大家的讨论和列举的实例,孙老师表示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与认知。感恩孙中华老师!

共修后,我脑子里一直还想着“人在做,天在看”“天在做,人在看”这两句话。虽然我对这句话也不是很理解,但我没有怀疑。因为先生说:“当我们读经典遇到难以理解的经文时,一定不要怀疑圣贤,要怀疑的是我们自己的学识、智慧不够。”于是我想到了最近先生在打卡感悟中说到的两个实证:一个实证是先生岳母大人离世,先生说:“在带领书院师生开启‘中泰文化交流之旅’前夕,我去看望了岳母大人。那时,她的神志尚很清晰,我给她说等我从国外回来再去看她。1月25日,我们结束了泰国的旅程回到徐州。我当天晚上就来到了岳母大人家里,那时候她已经不能说话了,但尚有神智。我爱人阿苇这几天一直守护在自己母亲的身边,她说:‘娘这几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好像在等你们的归来,再看你们最后一眼。’我听完阿苇的话,就坐到岳母大人的床边,握着她的手给她讲话。她的手非常柔也非常热,这也是她的体征。我感到她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并感到有很多圣贤佛菩萨正待接引她去往光明世界。于是我一遍又一遍为岳母大人祝福:‘岳母大人,您就跟着光,去往光明世界吧。不要牵挂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我们都很好!’这时候,我看到岳母大人的眼角流下泪水,她听懂了我的话。十分钟后,我就一直默念:‘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的岳母大人跟着光去往光明世界!’一个多小时后,我的孩子下了高铁,急匆匆来到了她的外祖母身边。我家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几年时光是在外祖母身边长大的,所以这祖孙两代有着特殊的情感。孩子也给自己的外祖母讲了很多安慰她的话,她的眼角又一次湿润了。一个时辰之后,岳母大人安详辞世,享年78岁。”

另一个实证是先生带领书院人进行的“禅宗的智慧心灵祈福之旅”。先生在打卡感悟说:“午餐后,我们按行程要驱车前往岳西县的二祖寺。陪同我们的潜山当地导游说,现在正值春节假期,两地的公交车次减少了很多。如果她随车一起过去,回来就必须打车,车费至少要二三百元。我们当即表示,无需她继续跟团了,我们自己完成下午的旅程。当我们到达二祖寺时,好像是老天的安排,寺院里的一位资深义工看到我们的车子,就欢欢喜喜地主动来给我们做导游。他不仅带领我们游览了二祖寺,介绍了这里的历史文化与诸多掌故,而且还请来寺院的住持,给大家做了现场开示。在二祖殿前,一位年轻而睿智的僧人,也随缘给大家做了关于‘心生万法’的分享。还有比这更好的安排吗?所以,当我们的思维时刻处在无我利他的状态,生命也就自然而然由‘人在做,天在看’转换到‘天在做,人在看’的模式了。足信的人,要战战兢兢;相信的人,就去实修实证;不信的人,其实更应该去实践验证。因为实践才能出真知。”这两件实例再次实证了“天在做,人在看”的真实不虚!

我对“天在做,人在看”的不理解,是自己的智慧不够,德能不足,生命维度太低。就如我在生命的一层楼,又如何能领略生命三层四层楼的美好呢?因此唯有足信先生,足信大道,无我利他,抱一精进,增能长慧,提升生命层次,方能了悟“天在做,人在看”的玄妙。感恩先生!

5、徐凤梅老师。徐老师是得到先生肯定的实干派,是书院的骨干义工,是我们的固定组长,也是我们尊道贵德组的修身榜样和定海神针!老实、踏实、诚实、务实、朴实……这些品质都能在徐老师身上得以体现,一个“实”字,就是徐老师的缩影。徐老师分享的是学用《道德经》的感悟。徐老师说:“先生对道德经七轮的分享,我都参加了!但直到参加了第四轮《道德经》分享文稿整理和担任编辑组的工作之后,感觉自己才慢慢地走进了《道德经》。”徐老师是在职老师,在分享孩子的教育时,徐老师说:“《论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可以做到‘己所欲,也勿施于人’。我们很多时候在教育孩子时,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按照大人的设计去做,其实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非孩子的想法,或是满足个人的面子。从儿子毕业后找工作,我的心就绑缚在孩子身上了,随着孩子工作不稳定,我的心也随着孩子的状态‘飘’。先生说‘解缚’,其实就是解心!时刻觉知自己!我要从过度的关注孩子的这种状态中解缚,转到关注自己,做好自己上来。我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孩子做孩子。”感恩徐老师!

书写着各位老师的分享心得,我的心又一次地被感动,生命又一次地得到能量的滋养!我想,是什么让我们有福报听闻大道,修身证道,觉知生命,增能长慧呢?是有幸缘遇了开启慧命的恩师汉风先生!是有幸在彭城书院这方净土闻道悟道行道!是有幸踏上了修“六实”的高速公路!是有幸与志同道合的书院人携手同行!大道难闻我已闻;中土难生我已生!让我们共同护持好彭城书院这方净土,让我们足信与抱一一个平台:彭城书院;一本真经:《道德经》;一门深入:学用不辍;一通百通:道用无穷;一件事: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一群人:咱书院人;一条心:弘道之心;一辈子:终生使命;一起走:共赴光明!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3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班长、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 穆忠良。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3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