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李文献老师文章:只求做好自己

(2025-03-09 12:54:05)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李文献老师文章:只求做好自己

新春祈祷文文中有这一一段话说:不求,就无欲念扰心,举手投足皆为顺势,于是有缘不推,无缘不求一切只是自然而然,煎熬自会化甘甜。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现实生活中不论好事还是坏事,事事都是因缘和合。但遇事“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所以有时求人之前要先求己。

我呢,就经常在求,求时间不空转,求能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书院的每次活动都能准时参加每次能跟书院去游学每天能有更多时间去学习圣贤经典等。但有时却很无奈,很多时候自己的时间很多俗事所缠绕,而又束手无策,有时真的备受煎熬。

进入书院后,我逐渐学会了转变思维遇到问题怎么办?找圣贤经典要答案!祈祷文上的这段内容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先生也多次点醒我们:生活处处是道场。家庭是道场,时间用在哪就要在哪拿到能量,用在哪就要在哪得到成长。接孙女放学,有时学校门口的马路上人车拥挤,我就把电车停在去学校的十字路的入口拐角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给别人让了路,而且走一段路还锻炼了身体,节约了用电。等待孩子出校门的时间就读先生的《清晨寄语》,读《问道心得》或者《论语》《道德经》等经文。这样零碎时间都充分利用,大块时间就静心细读先生第七轮《道德经》分享文稿,分段提炼标题,为书院视频组提供文字素材。

自从书院安排我到启蒙班教学组担任少年养志班主班老师的这几年,每天只要有空,就欢喜地起《论语》。细读精读之后,然后备课。《论语》20章,现在已经备课到第16章。每一段从十几字到几十字从阅读资料到筛选资料,到在电脑上一字一字敲出来,用时少至半小时,多至一个多小时。我非常恭敬慎重虔诚地做好这些事因为深知,我们跟随书院、跟随先生在传承中华道统,任重而道远。自己底子薄,德行也不厚,笨鸟就要先飞!

跟随书院学习圣贤经典,聆听先生多次多形式的赋能讲座我的人生不断发生蜕变。圣贤智慧改正了我的思维认知,提升了我的生命境界。在践行经典的过程中,灵魂得到洗礼,心渐渐打开,正如先生所说,不去关注他人,而是要去关心他人;不去埋怨责备人,而是要做好自己。因此,在家庭里,大多时候只做不说。这样,少了好多矛盾。放下了这些面子上的得失,得到的是心里自在。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祈祷文中也说,若三观不同,不必强融,只需怀着一分善意去尊重、去祝福,大家就能各自安好。

圣人孔子说,益者三友,益者三乐。我们书院人都是益者。在少年养志2班,我被教学组的肖淑玲和陈祥艳两位助教老师感动着。每次周六启蒙班上课时间,她们去的都很早,迎接小弟子,收拾课桌椅,安排座位及小弟子的放置书包等。放学后又走的晚,打扫卫生,摆齐桌椅,收拾教室。上课过程中,他们一刻也不闲着,哪个小弟子坐的不正,他们扶正;不注意听,他们就悄悄走到小弟子身边,轻轻地拍拍他们,以爱来点醒孩子们。遇到活动,他们更是积极主动担当。

肖淑玲老师每天早晨早早按时在班级群发布书院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一天不漏。班级小弟子家长打卡统计她一人负责两组。陈祥燕老师母亲身体不好住院了,恰逢班级要整理家长上交的感悟文章陈老师仍然坚持担负这项工作期末,班级要组织家长参加歌唱比赛,陈老师积极组织,并带头领唱练唱。像先生一样,用自己的做到感动和带动别人。每当看到想到两位老师这样全身心做着启蒙班的工作,我眼里就盈满泪水,我经常被她们无私的大爱付出感动着,鼓舞着,滋养着!我要向这两位老师学习,凝心聚力做好启蒙班工作“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在我们“六实”天人合一组里,组长陈泳汐老师总是无我利他欢喜付出。所以,她开口讲出的话都是正能量,句句都鼓励激励本周大组共修轮到我们小组值周,赵正玲老师虽然进入书院时间不长,但精进努力,事事主动担当。她本来在小组里接龙的是主持,但这几天,她咳嗽厉害,说不出话来,又改为播放PPT。为了服务好大群里的各位老师,她白天练习,晚上去吊水,早晨坚持播放。还有杨为为王淑华张艳季淑英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处在这样温暖的环境,我还求什么?如果有所求,那就求自己能处处感恩,时时随喜,事事做好;求自己能老实听话实干,践行经典,行先生的教导求与所有的老师一起“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2组成员、2021级国学班弟子、启蒙班主班老师教、福德班弟子、编辑组成员 李文献。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2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