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道贵德组新春月六人心得感悟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编者的话:在新春月,六实第13组尊道贵德组共收到13位老师所写的感悟,姓名如下:徐凤梅、穆忠良、陈宇、訾钰涵、张艳、吴溦、徐红娜、周文文、石美侠、倪雪纯、孙忠华、张晔、拾亚楠。老师们的一月一信,都用心写出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质量很高。除了独立推送的之外,现在合辑6位老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全体同修向这些老师看齐,珍惜自己在书院大家庭学习的机会,修身不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吴溦:答案在六实中
先生说,人的本质是能量,烦恼忧虑是因为智慧不够、德行不厚,能量不足。由此我知道了我的人生方向:学用大道智慧、无我利他,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感恩有机缘参加“六实”,当我有解不开的问题,有情绪时,我知道要向内求,而六实就是内走的梯子。
这个月,每天早上用音箱轻轻播放铿锵有力的国歌叫醒孩子。国歌的能量是巨大的。以前爱听忧伤的歌,现在再也不要听和唱这类歌了。我要和高能量同频,让自己时时刻刻浸泡在纯净的高能氛围中。我想着,过去三十年我被动的接受教育,现在我要主动选择环境,自己给自己创造高能环境。
用六实重新养育自己,也是对我五岁孩子最好的养育。当我把读经典、听高能量歌曲、拳操舞、抄经、静坐带进家庭后,我的小家变得越来越温馨与祥和。有时会连续几个小时循环播放着爱国歌曲,感觉房子内部充盈一股正气,伴侣的脾气也变好了。我的觉知能量也在不断上升,慢慢对自己的念头、语言、行为,了了分明。这种幸福感妙不可言,我愿意勇猛精进的修正自己,活出一道光,影响更多人走进书院,走进六实,学用经典。
这个月作为我们尊道贵德组组长,主持每周五晚上的小组共修,每次共修收获都很大。听着各位老师真诚朴实的分享,看着大家做六实的行动,感受着大家对先生、对书院的虔诚和足信,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践行大道的行动力也增强很多。
记得我主持第一次共修时,刚刚结束书院的梅花诗会。我感受到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在无我利他的付出,那天大家在共修时坚定的分享,让我感受到只要真诚的追随书院,生命必定是欢喜的。穆老师那天晚上说:“心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敢想,敢做,合道而行,就能心想事成。”
那一刻我记住了,命运的另一个名字叫念头,我可以选择想好的,说好的,做好的,来完成我的大道使命。这个月,我更深刻体悟到“道”是一种体验,无法用语言表达,凡事表达出来的都不是道,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而心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我决定从此不逃避自己,我要回到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像自己学习,看看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解自己真正的特性,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想起《世说新语》中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不再做儿童心智为情所困的人,一切都会转瞬即逝,用爱活在当下。求道,但把道放下。真正的证道者,意味着内心开放,没有任何挂碍。感恩书院,感恩先生。祝福更多有缘人加入书院,收获精神高洁、灵魂安宁、内心平静的人生。
2、石美侠: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自己在排练期间被什么困住了呢?为何而扰呢?想把节目排练的整齐精彩,想得到赞许。这是我想要的,但并非所有家长想要的。而我想要的结果需要全体家长们的努力才能达到。可是有些家长直言,自己能站在舞台,能看着别人的动作跟着顺下来就是对自己的最高要求。也有的家长认为四五百个家长只给了这一个节目,无论跳的怎样,都能上诗会。
对于一些家长的想法,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竭尽全力,于是不满就郁结在心中,以致于排练时内心都有抵触,期盼着31号的到来,期盼着尽快的结束这个演出。但 现在想想,每个人的修为、观点、做事的风格,以及具体情况都不同,大家能拿出来时间来参加排练就应该受到点赞了。我可以要求自己,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按照我的标准做事呢?
当时更没有反思到:家长们排练不积极,是不是也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及或能量不够呢?是不是自己不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呢?会不会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呢?我被自己的执念所扰,却把不满撒在别人的头上。先生说“一切的烦恼缘于心,我若不求,奈我何伤?”是啊,是我在求,求表现,求认同,求赞扬,求完美。我在求,自然伤的是自己。
现在反思,家长们有这样的想法,和我的实力不足也有关系啊。舞蹈非我所长,只是有幸参加了上一届家长的排练,仅此而已。在家长的眼里,我这个所谓的教习老师的水平应该很一般吧。老师水平一般却要求学生优秀,问题出在老师身上啊。我不烦恼谁烦恼呢?
祈祷文说:“人生美妙,不求而至。人生很奇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不求,就无欲念扰心,举手投足皆为顺势。于是有缘不推,无缘不求,一切只是自然而然。煎熬自会化为甘甜。所以,不求欢喜,反而心有欢喜,不求收获,反而硕果累累。不求回报,反而功德无量。因为,不求,合于大道。”
梅花诗会上,家长们表演的《把未来点亮》亦获得了阵阵的掌声。家长群里也是赞声一片。先生常说,历事炼心。我很感恩这两个月的排练经历,给了我这般的心路历程。感恩先生,这篇祈祷文仿佛是一记重锤敲开了我的执念,驱散了我的郁结,引领我重回到了大道上,感恩!
3、徐红娜:受益终生的三句话
复盘我2024年在书院走过的路,有三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一、每个人的生命路线图不同,各人了各人的因果,我们只能尊重而无法干涉别人的因果,包括我们的父母爱人和孩子。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醍醐灌顶,立马清醒。三、活着就要说谢谢,其实灵魂需求的并不多,都是欲望在作怪。
以上三句话是今年学会的,这都是托先生的福,拜先生所赐,感恩感谢。所以现在基本没有烦恼,只有一丢丢没想明白的就是为何先生说连自己认为的敌人都要感恩。这句话我只是头脑层面明白,但心里并没有原谅。罢了,等待2025年来解决这个问题。2025年的愿望是继续寻找那个本我,那个真正的自己。祝愿大家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开花香,富贵久长。
4、张晔:孝敬父母是天道
老人就像一块有着肥沃土壤的田地,我们在这块福田上洒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当我们供养父母,撒下财富的种子时,未来必定收获财富;当我们孝顺关爱父母时,等我们老了,儿孙就会孝顺关爱我们。因为孝敬父母是天道,我们对父母和老人的态度,就是对宇宙天地万物的态度,我们给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是宇宙法则。
父母在我们生命中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身心遗传了父母的基因。我们人生中不同的需求,如事业、财富、健康、关系、安全、情绪,有50%以上和我们与父母的连接状况直接相关。不孝敬父母的人意味着生命之树断了根。一个没有根的人飘荡在这个世界上,哪里能够万事如意呢,他们往往愤慨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其实要反观一下自己是否孝道有亏。
让父母衣食无忧、吃好穿好住好、不惹父母生气,这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其身。真正的孝敬父母是不管你个人能力高低、经济条件好坏,在跟父母的日常生活中,其内心都能处于诚恳、敬畏、慷慨、宽容、慈悲、富足、勇敢、担当、喜悦、感恩的精神能量状态中,这种内在精神能量状态和起心动念比外在的个人能力、经济条件重要1万倍。为什么有些人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力,因为他们已经通过孝敬父母触摸到了天地众生同频共振的规律,有效地激活了体内纯净善良的部分,积累起了足够的富裕、智慧和福报。
在书院里常常听到看到孝顺的言行,李凌寒老师在老人重病期间尽心侍奉,让老人在子女的陪伴、祝福中完成了活好走好的一生;徐凤梅老师第一次开车上高速是为了带父母去曲阜游览,平时也总是挤出时间回老家帮父母干农活;张艳老师每天为父母按摩全身,疏通经络的同时敞开了心扉,让爱在家里流动起来。正如《问道心得》所讲:“谁在赡养老人谁就有功德,谁家的日子反倒过得好,不亲近父母的人好日子必会到头。孝顺父母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好命。”
5、周文文:让步得平安
过年期间路都很堵,我开公公的代步车去买东西,回来的路上走不动了。我看侧边路很宽,中间有有两个人在那里说话,我按了喇叭。右边的人让了路,我以为左边的也得让,就想慢慢的开过去。没想到那个大姐没让,反光镜蹭到她了,她很凶的说:“瞎眼”。我打开车窗给她说:“对不起,我瞎眼了。您没事吧!”那个大姐看着我愣了一下说:“没事”。回到家我把这个事说给家人听,家人说我不硬气,我就说:“我为什么让她耗我的气?我要忍她,让她,敬她。”其实我说给家人听,是想让家人知道,主动低头能避免好多不必要的麻烦。退一步没有什么不好,我还是我,除了少生气,没有少啥。
6、拾亚楠:爱是我们永恒的力量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时常被外界的喧嚣裹挟,似乎功成名就、富甲一方,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然而,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归生命的本真,就会发现:生命为爱而存在。这一简单而深刻的真谛,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内心深处的迷茫。
生命的本质,并非被世俗的名利所定义。幸福不是腰缠万贯时的物质堆砌,不是高官显禄下的人前显贵,更不是呼风唤雨般的权势熏天。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是在平凡日子里感受到的点滴温暖,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羁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手中握着思维的刻刀,雕琢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积极向上的思维,如同明亮的火种,点燃希望的火炬,引领我们走向充满可能的未来;而消极狭隘的思维,则似沉重的枷锁,束缚我们的脚步,让生命在自我设限中逐渐黯淡。
我们的内心世界,宛如一片深邃的宇宙,蕴藏着无尽的能量。无论外界如何变幻,它都应保持着生机盎然的活力。理智的人,懂得顺应世界的规律,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生活的种种挑战,在适应中寻找突破的机遇;而不理智的人,却试图让世界围绕自己的意愿转动,最终往往在现实的碰撞中伤痕累累。真正的智者,总是默默地践行利他之道,他们看似平凡无奇,却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他们明白,付出爱与善意,不仅能温暖他人,更能滋养自己的灵魂。
爱,是治愈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推动生命前行的力量源泉。让我们以爱为基石,重塑生命的坐标。用爱去拥抱世界,用积极的思维去塑造命运,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大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风雨,但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就能穿越黑暗,迎接黎明的曙光。因为,生命为爱而存在,爱,是我们永恒的力量,引领我们走向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