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梅问禅三人谈

(2025-02-20 09:35:37)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黄梅问禅三人谈

 

一、刘韵华:守本真心

  大年初二,我们书院66位师生及家人开启了禅宗的智慧心灵祈福之旅。大巴车上我们一起诵读《道德经》,唱正能量歌曲。小弟子们稚气的童音穿越千山万水,六多小时的车程没有任何倦意。当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游学第一站——位于天柱山南麓的禅宗三祖寺。三祖僧璨不但研习佛法而且是将佛法落地的第一人。

我们游览了寺内的天王殿,大雄宝殿、三祖洞、真雄宝殿。三祖洞的旁有一块巨石,石头上刻着红色“解缚”二字。导游引导我们在解缚石上走三圈,人生从此没烦恼。大家很自觉地在石头上顺时针走三圈,祈愿佛祖护佑,永无烦恼,健康平安!

先生在我们游览结束回到解缚石旁后,为我们做了此程游学的第一次主题分享《为自己解缚》。先生说,所有的烦恼本质上都源自于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让我烦恼。先生交给我们去除烦恼的三个方法:

首先,要去除对错观。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立场的不同。不要执着于是非对错,越执着烦恼越多,多替对方想一想,退一步海阔天空。其次,要去除善恶观。善恶其实也是相对的,彼此仇恨的双方都把自己视为善的一方。再者,要破有无观。天下万物生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先生告诫我们,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真相只有一个真相:能量不够,智慧不高,德行不足。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法就是通过修。

在五祖寺,先生要求我们要带着“宁静、洁净、恭敬之心”融入“当下环境”之中,而途中所有的发生都作为“镜子”来照见自己内心。游览途中,先生邀请惟道大师亲自为我们开示道:修禅学和学习传统文化一样,要守本真心,在我们做人做事过程中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仰和职业操守,时时关注我们的内心世界。关注我们心口意。对待人事物,要用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修身证道要勤行不辍,抱一精进,不能懈怠,这是渐悟。对待我们内心世界,降服我们的心魔,用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修身证道时时处处都要相信我们的本心是光光明明、无私无染的、这是顿悟。

这次游学,先生教给我们修身证道的心法是要向内求,时时内观觉知,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们修一颗光光明明、无私无染、如如不动的心,通过实修实证实现生命的蜕变与升华。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5组成员、2029级国学班弟子、少年养志班助教 刘韵华。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2月6日。】      

黄梅问禅三人谈

二、张国海:只在一念间

正月初二,清晨7点我们一家人与书院66位志愿者,跟随彭城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从徐州出发,奔赴皖南,举行禅宗的智慧黄梅问禅心灵祈福之旅。此行的目标是通过参访与现场体验,感受禅宗的智慧,参悟人生的真相,体悟人生命的圆润圆融圆满最终实现大自在的精神境                        

我们于正月初二下午两点左右到达天柱山脚下,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然后就快快乐乐的去了三祖寺游览三祖寺后大家于大雄宝殿旁的“解缚”石前,聆听先生此程游学的第一场主题分享——《为自己解缚》先生从“缚”字开始解说”缚”绳索捆绑的意思。假如我们的身体被人五花大绑,那必须由他人来给我们解开绳索,才能获得自由。这是生命一层楼的经验。而当我们的心里觉得有了压力、起了情绪,甚至郁闷烦恼,仿佛也被绑缚住了,那应该由谁来帮我们解缚呢?——除了我们自己,谁都不能!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可以完完全全走进我们的心灵世界,彻彻底底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

先生说,心是一切的根源想要修得善果,就要从善心、善念起始。持道心,起悲心,生静心,护善心,才能入正道。当我们的心光光明明、无私无染、如如不动,就能得到无限的自在与圆满,生命就会生发出超凡脱俗的力量。反之,当我们的心被外面的人、事、物,所牵引,心就成了外物的奴隶,人就会感到被控制,被压抑,被束缚。

如何解缚?先生强调只在一念间。任何事情的发生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关注自己的心态,即我们的心如何对待这个人与这件事。当我们的心选择接受、包容、原谅、随顺、无我、无名、无功、无为之时,人生哪还会有郁闷烦恼呢?这就是为自己解缚。心能转境,纠结在心,解脱亦在心。我们只有修身证道,把我们自己的心修的光光明明,只有我们把心中的名利放下也就是“解缚”,最终才能得大自在!先生的分享对于我们如甘露法雨,亦似当头棒喝!       

第二天恰是大年初三,细雨绵绵。听导游所言,此地已三月无雨,此场雨恰似天恩垂降,润泽万物,如《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景象水的德性就是滋养万物而不居功,不求回报。在细雨朦胧中爬天柱山更是别有一番情调雨滴声风啸声鞋底与石阶的触碰声……汇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      

下午我们要到二祖寺参观陪同我们的潜山当地导游和先生说,现在正值春节假期,两地的公交车次减少了很多。如果她随车一起过去,回来就必须打车,车费至少要二三百元。先生当即表示,无需她继续跟团了,我们自己完成下午的旅程。当我们到达二祖寺时,好像是老天的安排,寺院里的一位资深义工看到我们的车子,就欢欢喜喜的主动来给我们做导游。他不仅带领我们游览了二祖寺,介绍了这里的历史文化与诸多典故,而且还请来寺院的住持,给大家做了现场开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我们思维处无我利他之境,那么就能实证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教诲                                         

此程游学的每一天,我都感觉到自己的认知在提升,能量在增加,智慧在提高。正月初六,清晨7点,我们从湖北黄冈回徐州。一路上,大家读经、唱歌、交流,车厢里满是欢声笑语,大家分享着各自的收获每个人的收获都独一无二,整个车厢自始至终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经过10多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书院,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精气神十足。这次禅宗的智慧心灵祈福之旅让我心灵再次得到了升华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2024级国学班弟子、明德早教与立志班家长 张国海。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2月6日。】

妙不可言:书院志愿者黄梅问禅研学游活动圆满收官

三、李卫:人是未开悟的佛

   由于工作原因,长期身处外地,与书院链接的次数较少,所以每当有幸能与书院的老师们跟随先生一起游学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珍惜。对于我来说,书院每一位老师的言行都是我的表率。以前,我是一滴水,竭尽全力去反射太阳的光辉,但当我走近书院的能量场中,就好像融入了大海,感觉自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这将使我的生命更加精彩。此次游学,我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首先,听先生做分享的时候提到佛是开了悟的人,人是未开悟的佛”,我深有感触曾经在普陀山上听到一个小沙弥讲过每个人都是菩萨,那时候我还未能理解其中深意,既然每个人都是菩萨,那我何必大老远跑来朝圣?先生的话一语点透了我——开悟才是关键。如何开悟呢?先生说:唯有修行!如果时时怀有谦卑、恭敬、感恩的心,为大众无我利他的付出,用包容的心接纳一切事物,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那么我们离开悟的状态也就不远了。此刻我明白了佛是开了悟的人,人是未开悟的佛这句话的真谛了。

其次,从二祖断臂求法、三祖四祖解缚、六祖慧能与师兄神秀写偈子等这些故事中,我明白了所谓修行,是修心。心若无物,何来的烦恼?世界上没有绝对善恶对错,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等等,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看法,甚至完全相反的论调。所以我们要消除自己的虚妄分别心,遵从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

再者,从苏轼苏东坡的蜕变,完美解释了从人到佛的修心历程。苏轼从名动京师到乌台诗案再到流落荒岛最终身逝他乡……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更是他历事炼心的经历。他的一首《定风波》更是完美诠释了这个过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感恩与书院的结缘,时刻涤荡着我的内心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少年养志班小弟子李凯跃父亲。邮箱收稿日期:2025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