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寒老师写给书院志愿者的一封信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亲爱的书院志愿者同仁们:
大家好!梅花诗会结束后,几次想动笔给大家写信说说心里话,但每次写时都被那一张张熟悉温暖的笑脸和一次次活动的那抹红感动着,写着写着泪水打湿了本子,双眼也模糊了,就几次搁笔,趁着新年示范组第一次线上共修的机会给大家做一下心与心的连接。
2025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回首2024年诸位义工秉承着“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宗旨,并时刻牢记“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上前”的志愿者使命去“无我利他”地奉献着自己。在此为这一年来付出的我们表示随喜和赞叹!
俗话说“七世父子一世师徒”,人这一辈子能遇见明师,教我们为人处事,教我们历事炼心,修身证道,护我们周全,让我们少走弯路,那是多大的福报啊!我们此生能够有幸遇见先生这样的明师,应该倍加珍惜。先生说,能在书院做义工是福慧双修的妙行过程。因为做义工就是通过为社会无我利他的付出,累积人生的功德,提升生命的能量,为顺利完成活好与走好的使命而做出最真实的努力,为我们成为一道光攒够资粮!先生说,义工不仅仅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人,更是传递爱与温暖的使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善良、奉献和责任,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去润泽有缘众生!
每一位义工都发自内心地感恩书院,感恩先生给我们成长机会,所以大家都会快乐无比的参与到每一场活动的服务中。就拿2024年梅花诗会来说,此次活动参演的义工近260人,服务的义工57人,加起来300多人。最主要的是——无论是演出还是服务,都是自己主动报名。这次所有参演人员不参与义工服务,但大家都各尽其责地、有序地完成了此次活动的台前演出和幕后服务,每个人都在活动中拿到了生命成长的能量。
诗会的总指挥一然老师有条不紊地安排所有的工作。礼仪组负责人王晨雷厉风行,在现场用她的行动力和影响力感召着迎宾、护场、巡场等岗位的义工,满面春风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书院礼仪组义工个个在服务中彰显着书院人的风采,并挑战自己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夹道欢迎大家入场时,他们由内而外绽放出来的笑容、谦卑的九十度鞠躬以及舒缓温和的话语,那是多美的一道风景线啊!他们得到了现场嘉宾的高度赞扬。
贵宾接待组组长李远岫老师事无巨细,不落任何一个接待环节。新闻组潘楠老师,一直秉承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品质,把9个手持麦,5个耳麦,4个吊麦,按节目需要对每一个麦的开和关都几乎熟记于心。王瑾老师患有风湿关节炎,但哪一次活动服务都是第一个报名。潘兰老师感冒,记得当时我安排她护场,她主动给我说自己咳嗽在内场不好,主动要求到学校主楼外大门口戴上口罩做迎宾服务。我说“您感冒了,不能在室外。”她坚定地说“我行的!因为刘韵华老师有好几年做梅花诗会的服务都是在室外。她有时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这次让她在室内吧!”
刘庆民老师在活动当天提前几个小时就去了地铁口,目的是给来会场找不到路的家人指路。他的岗位是演出开始前的车辆指挥和演出开始后的男卫生间保洁,在演出期间我碰到他,见他满头都是汗水。会后听老师们说当天他几乎一直在卫生间打扫,袄都湿透了。当看到南通分院罗马老师发表的文章中说,当他去卫生间准备换上表演服,有位老师拿来卷纸垫在地上……读到那段文字我的心是暖的眼里是热的。这也许就是人间最真善美的风景!
舞台、音控、灯光、快闪、摄影、摄像、撰稿、直播、喊场、道具都在李雪英老师和王倩老师的指挥下,保障了整场活动的顺利进行。整场活动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当我不经意间看到卞海艳老师和李远岫老师在后面拿着大大的“静”字牌维持现场秩序时,我感受到了“无人担当我上前”的高尚使命。魏彩蝶、张娟、曹玉萍三位是2024级国学班弟子。她们主动给我说我自己只有一个朗诵节目,节目结束后想参加义工服务我被她们的主动担当感动着。李甲振是2023级国学班弟子,和妻子刘旭一来到现场就穿上红马甲,主动加入了义工队伍。他们给嘉宾准备瓶装水、贴座位席卡,看到什么就干什么,把书院当成了家。吴咏梅不声不响地在化妆间候场区维持秩序,王红彬、孔亚、张飞分别是王晨、林泉和张娟的爱人,在他们的护持下现场井然有序。李瑞云和朱腾云——书院的两朵祥云也来到了现场护持诗会。
六点前,礼堂已经坐了一大半演员和观众,这无疑给清场带来了巨大困难。那一刻我感觉有一位很魁梧的男士一直站在我身边。我想起来了,是那天家长学堂报名义工服务的家长杨红伟。我立刻安排他来清场,他二话没说不到10分钟就有序清场。会后我给他致谢的时候才知道他的专业就是做大型会议布展与安防工作,最多指挥过五百名保安布防,布控,清场。那一刻,我才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的真谛,我本来安排他检票的。当天的活动考验了我们所有人的应变能力,我们每一个义工临时调岗也没有任何怨言。在此活动中有无数的感动,太多太多义工的名字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说了,但一想到你们,我的眼里是热的、心里是暖的。
那天活动结束后我和王晨老师是最后走的。我刚到家,她给我打来电话问她的包是否在我的车上,我去车库看了一下,没有在我车上。她说可能落在诗会现场了,还有孩子的书包。她说打算回去看一下,那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当时我想到李文娇老师就住在培栋学校附近,就给她发了信息。文娇老师直接说要去学校门口看看,当时已经是夜里11:30。当文娇老师把放在传达室的失物照片发给我,那一刻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那一晚我想我们所有的书院义工都在这2024年的最后一天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跨年!
彭城书院从1号志愿者——我们敬爱的汉风先生,到现在500多号志愿者,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每一届梅花诗会的完美呈现,都是先生率先垂范、书院无数义工携手践行的结果啊!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大家忘我地服务着?大家图的是什么?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任何的福利,却满心欢喜地为这个大家庭不断地付出?其实就是为了心中的大道行世啊!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重温一下在志愿者成长营上先生的教诲!先生说:带着无我利他的心做传统文化志愿者,是累积人生功德、提升生命能量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人的良知、使命和天命!老子说“其事好还”,我们向这个世界发出的所有念、言、行,都会加上时间的利息,返还到我们自身!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志愿者?一切从心开始,人与人的区别在于人的心与什么相应,志愿者与道义相应,做传统文化志愿者与古圣先贤的心相应。在当下,“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和谐社会”就是志愿者的担当与使命。
希望各位志愿者同仁珍惜这殊胜的因缘,以慈悲喜舍之心护持彭城书院这个公益机构和圣贤的道场,在书院的各项活动继续无怨无悔的付出。在持之以恒中成就无我的品质;在无我利他中成就一道光的使命;在制心一处中炼就那颗如如不动的心,去服务大众、奉献社会!
祝福诸位义工同仁!我是彭城书院34号义工李凌寒,我爱大家!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国学班班主任、家长学堂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