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赵锋老师文章:一次增能长慧的乐途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新春佳节,是国人在家团圆,欢聚,聚餐,拜年,交流的时光。大年初二,民间是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省亲的日子。清晨7点,我们66位书院志愿者和家人跟随先生从徐州出发,奔赴皖南,踏上了禅宗的智慧心灵祈福之旅的行程。先生说:“我们这也是回娘家——回归佛禅,回归大道。”在车上,一车车长孙月美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诵读《道德经》,先生亲自领唱《国歌》、《歌唱祖国》、《祖国不会忘记》、《爱是我们的力量》、《世界因你而美丽》,《志愿者之歌:一起走》、《扫心地》等歌曲,唱得大家精神振奋,热血沸腾,欢歌笑语充滿车箱。六个多小时的行程自始至终充滿了欢乐、愉快、和谐的氛围,身在其中,真是温暖如家,互助友爱,身心舒畅。在这样美好的氛围环境中,还有什么烦恼,什么忧愁,什么不快,什么疲惫呢?旅游大巴成了师生们修行的道场,彭城书院的队伍到哪里都是一个能量满满的大集体,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曾认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就是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全部都无的、空的,都是没有的。其实现在看这是一种消极的不正确的认知。这次游学先生命名的主题是:感悟禅宗的智慧心灵祈福之旅。什么是禅宗智慧?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我还要多学习慢慢悟,渐悟,要达到顿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还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现在我们跟着先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万经之王《道德经》的智慧,先生经常说到“无我利他”,我觉得慧能大师的偈子就是无有无我。
我又想到星云大师的一本书《人生就是放下》,说要放下怨念,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一切的人和事。他的人生四给:“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是强调“利他”。这样看《道德经》的智慧和佛学以及禅宗的智慧是相通的,最终目标一致的。那我们就应该老实听话实干,抱一精进跟着先生学用《道德经》,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当前进行的六实功课,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渐渐悟道,行道,弘道,明道,归于道,最终成为道。
无我茶会结束,先生接着在《无量心》的乐曲中做了此程游学的第二场主题分享《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先生说:“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意味着只要找到自己的真心本性,就没有什么不能感通的!正如种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理,在看不见的心田,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所以,我们人生中出现的一切本质上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真正的幸福和成功不是来自于外界的给予,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成长和升华。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外在的成就或福报,而是为了认识和发掘自己内心的宝藏。”大家在这特殊的场域,安住当下,聚精会神聆听先生的分享,接收了先生赋予的慈悲能量,接收了佛学禅宗的智慧能量,接收了天地万物的滋养能量!
先生的话于我真是醍醐灌顶、当头棒喝阿。英雄豪杰尚且如此,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值得傲慢和炫耀的呢?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们要时时刻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内观自己, 放下一切。
初六傍晚,我们圆满结束此程游学,平安回到了徐州,大家都依依不舍,互相道别。一位同修对我说:“这次跟随先生出来游学,真是太好了,受益匪浅,收获满满,与跟别的旅游团出去,真是天壤之别。如果我没能来参加,一定会很后悔,会留下遗憾的。”是的,我也有同感,相信很多书院人也都有同感。那就让我们在下次游学中再次遇见,让我们在以后书院每次组织的游学活动中,尽量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参与,不为失去机会而后悔和遗憾!让我们跟随慈悲、大爱、智慧的先生,在增能长慧的乐途上,在通往光明世界的大道上携手共进,走过今天,走向光明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9-3组成员、2018级国学班弟子、福德班弟子、志愿者协会义工 赵锋。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