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马红老师文章:书院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2024年即将过去,回想起来,不知不觉来书院也三年多了,从最初的子衿学堂到国学班;再到进入家长学堂做义工;直到去年走进福德班……一步步走来,可以说跟书院的链接越来越紧密,越来越觉得离不开书院。书院渐渐成为了我的精神家园。
一、担当让我成长
我在福德班参加的快板书《说说书院那些事》里,我有一句词是说先生“初心不改定信念”。回想我刚进入国学班的时候,听到“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向前”这句话,非常震撼。就是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让我从一个平时不善言辞、少言寡语的人,变成了一个不管任何场合都勇于自信表达的人;从跟人见面打招呼都费难的人变成了主持一场活动也能从容不迫的人。这都得益于先生教给我们的这句话。
刚开始进入六实共修小组的时候,因为我们同组的同修们都比较年轻,工作任务繁重,孩子也都比较小,我就主动承担小组工作。好多年没摸过电脑,我就重新学起来。我在这个承担的过程中,又学会了播放和制作PPT、不管用电脑还是手机,打卡也得心应手了。走进家长学堂,凌寒老师说:“家长学堂目前缺少写新闻报道的,你来承担一下吧。”我当时也是有畏难情绪的,因为我从来也没有写过文章,但是凌寒老师鼓励我要担当,在担当中成长。结果,文字撰稿的工作也让我从此不再畏惧写文章。
走进福德班,初衷也是李瑞云老师说福德班缺少放PPT的义工,想着既可以为大家服务,又可以经常来书院,我就走进咱们福德班了。在福德班这一年,我依然是秉持着这个宗旨,可以说,我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和我“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但当我上前”的初心紧紧相连。初心不改,持之以恒定能实现生命能量的提升。有时候这个提升在我们不易察觉中悄然发生着改变。首先,我不再惧怕挑战,因为在每次自我挑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遇到问题更加淡定、从容。
二、六实共修给我带来的好处
首先是让生命不再空转,除了每天家庭的事情之外。参加六实十之后,空余的时间基本都安排读经、抄经,累了就打个坐,静静心。《大学》里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三样活动都让我更加静心。拳操舞让我身体健康,德音雅乐让我心情愉悦。每天制心一处,六实功课也变得非常有规律,把时间安排的也符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六实”每项活动都让我充满了能量,所以做起来也轻松愉快。
其次让我收获了一群可爱可亲、能量满满的同修。和她们在一起,总能让我感受到身心和谐的力量,得到能量的加持。小组共修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也让我和同修们有了更多的链接。大家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取长补短。感恩你们,有你们真好。
最后是思想认知的改变。在书院浸润这两年,我的心渐渐变得平和,家庭氛围越来越和气。我家先生脾气比较直,容易焦虑和发脾气,以前我大多数是生气不理他好几天,有时也会忍不住回怼,引起一场争吵。现在基本都是接受和理解,事后等他平静了,再沟通。我现在基本能做到无论是好的坏的,当下接受,因为我已经明白当下的一念非常重要。心念一转,一切都变得美好。
非常感恩先生的智慧引领,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事儿,我也能够时刻察觉到自己的不足,对吃喝玩乐这些世俗的享乐看得也不那么重了,这都是跟着先生修身,学用《道德经》和做六实之后的转变。越学习越感受到《道德经》学用与六实共修,其实真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良药,专门对治我们的习气,让我们能够化秉性,亮天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先生说过,来到书院,在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量和认知的情况下,只要“老实、听话、实干”就行。生命是一场挑战赛,我还是要不断磨炼自己,把心思放在“想干事”上,把精力投入到“干实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修身不辍,实学实干,实修实证,不断觉知自己,修正自己,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在修身证道的过程中尽心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跟随书院和先生,精进抱一,顺道而行,做更好的自己。
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9-2组成员、志愿者协会义工、2022级国学班弟子、福德班班委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