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毕风东老师文章: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1985年冬,父亲因私情远走他乡,三十几岁的母亲忍气吞声,毅然接受了一切,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庭的所有负担。那年我三岁,姐姐七岁。长年繁重的操劳与内心的怨恨,致使2013年秋,六十三岁的母亲再也没能扛住精神的内耗,突然崩溃。她被医生判定为心脏房颤和大脑深度抑郁,不得不服药控制。这一服就是十余年。每天大把的药丸加上服用镇定药让母亲变得神情异样,目光呆滞。这些年,我们也努力尝试从各种药物上调理,都未曾改观。
后来我走进了书院,认识了汉风先生。先生讲“有病要看医生,要相信科学。但如果求医问药也看不好,就不要怪药不灵,而要想想是否对症。临床医学表明,人类百分之七十的疾病是心因性的,很多疾病根源在心。”听了先生的话,我马上转变思维,意识到母亲的病因心而生,当从打开心结开始。改变就在当下!九月份,我参加了六实共修,早上,我就在母亲身边诵读《道德经》,母亲就静静地听,读到得意处时,我便与她分享,母亲也格外开心。我练习拳操舞,母亲也和我一起活动身体。
太阳暖和了,我便陪母亲到楼下广场散散心。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母亲的神情开始有了改变,后来又在小区认识了几位年龄相仿的老年人,母亲很愿意与他们一起聊天。我也算是帮母亲找到了一个聊天交流的好去处。再后来,每天吃完早饭,母亲便欣然到她们中间去。时间久了,我发现母亲的情绪渐渐好转起来,脸上常伴着笑容,于是我趁机减少了母亲抑郁药片的服用量。令我没想到的是,直到上个月的月底,母亲竟然奇迹般脱离了抑郁药片的服用,精神恢复了正常。现在,每次带母亲回老家,乡里乡亲都说母亲气色好转,有了很大的改变,亲戚朋友也夸奖我照顾有加。而这一切的发生,真真切切让我感受到心与心的陪伴是拯救疾病的一剂良药,也彻悟了“连根养根,才能根深叶茂”的真正内涵。
一时间我和妻子感到棘手又无奈。六实共修推进会上,先生讲:“一个家庭的改变要从自身改变开始”。回到家,我反复琢磨领会,终于醒悟过来,原来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缺失啊!影响孩子的不是对他们的严格管理,而是我们自身的修为。先生一席话如一盏明灯拨开了我心中的迷雾。多陪伴孩子,多聆听孩子的心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会给予爱,传递爱,才是我们当下要做的功课。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明白了这一道理,我和妻子一回到家,不再像往日那样拿起手机刷视频,打开电视追剧,而是一有空就拿起书本读书学习,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的家庭氛围。双休日,一起陪孩子到体育场打篮球,到野外散心。平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流,查弱补漏,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与关爱,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始终充满在爱与关怀之中。我们这一系列的改变,收到了可喜的变化: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融洽了,孩子也变得懂事起来,不仅主动放下了手机,为自己制定了人生规划,而且还悄悄地定下了闹钟,每天自己早早起床上学。事实证明,一味地埋怨和指责只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伤害,而爱与陪伴才会让孩子变得更加阳光与灿烂。
在六实共修的路上,谈起收获,我们的心中无不对汉风先生的无私大爱充满了感恩。《道德经》中的每一句话,与先生诠释的义理,都为我们的生活指明了方向。六实共修不仅让我增能长慧,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质的改变。如果没有加入书院,我与孩子关系可能还是一团糟糕;如果没有参与共修学习,我的母亲可能还一直受着镇定药的折磨;如果没有及时地悟道,也许就没有我对农业种植的成功经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自身就在每一个当下。因为“时间是检验一切的真理,今天我们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我们的路”。遇见书院和先生,我觉得就是遇见了光,我要一直追逐光,成为光,照亮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6组成员、丰县分院义工
毕风东。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