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发言震憾了多少人的心灵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敬爱的先生、书院的老师们、叔叔阿姨们、同学们:下午好!
八年里,我跟随书院在圣贤之光的照耀下不断成长。我读懂了《弟子规》中的“孝悌仁爱”;明白了《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懂得了《中庸》里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之道;做到了《论语》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择其善者而从之;更深深的被《孟子》里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震撼……“浩然正气”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我在少年养志班跟随史一然老师学习《孟子》已经两年了。我理解的“浩然正气”是一种至大至刚的力量,它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了浩然正气。西汉的苏武,在匈奴牧羊十九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终坚守自己的气节和使命;南宋的文天祥,兵败被俘,却宁死不屈,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绝唱……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守正义和道德底线,不随波逐流。
然而,浩然正气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生命的每一寸时空里修身不辍,跟随书院养正自己的念思言行;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做到知行合一;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之心、仁爱之心、慈悲之心、敬畏之心。孟子的“浩然正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铸就中华精神脊梁。
有了“浩然正气”,新时代的书院谦谦君子们也要有伟大的志向。“人若无志,天下无可成之事”,这是王阳明对弟子们的教诲,也是先生对我们的期待。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自然是无法成就事业。曾国藩也说过人生在世:第一就是要有志;其次是有识;然后是有恒。“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一个有大志向大抱负的人才能超脱庸俗,内心强大,有足够动力朝着无我利他的目标前进。
身在养志班的我们正值少年激扬的年纪,人生最美好的年岁。一定要做一个有伟大志向的人。伟人毛泽东少年时就胸怀天下、志在四方,17岁时他改写诗句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立志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表达了自己一心向学和外出闯荡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伟人周恩来在少年时,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和民族的苦难,立下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宏伟志向。
伟大志向是一个人前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破浪前行。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凭借着坚定的志向,披荆斩棘,成就非凡。“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若没有志向,就如同没有舵的船,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只能随波逐流。在学习生活中,志向同样至关重要。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志向能让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有了志向,我们才会在学习上有动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此文为彭城书院第70期国学启蒙少年养志3班张家郡小弟子,2024年12月28日在结业典礼上代表优秀小弟子的发言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