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一封写给书院和先生的信

亲爱的书院、尊敬的先生:您好!
今天我想认认真真地给您写封信,诉说自己走进书院三个月来的心路历程。虽然手机已经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我喜欢写信和收信的那种快乐。写到这里,思绪仿佛突然被拉回到那种无忧无虑的学生年代,顿时眼睛止不住湿润。从彼时的简单走到此时的简单,兜兜转转十几年,感恩遇到书院,遇到先生。您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我就像那孩童,走在您的眼眸里,您的手我蹒跚在牵。
清晰记得2024年9月6日,周五,是国学班招生的最后一天,那天下午我赶上了国学班报名的最后一班车。从此,我的生命走上了一条蜕变之路。9月8日,周日,我第一次走进彭城书院,对于书院的一切都是好奇的。当义工老师们面带微笑深深地向我鞠躬时,我有点不知所措,赶紧学着对方也去鞠躬,却感觉自己做得很不好。当跟着大家一起读经时,中间怀疑要整本读完吗?那时的我觉得一口气读完一整本《道德经》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暑假我也尝试在家读,但每次都是零散的几章。但当我跟着大家的节奏读完整本的一刹那,心中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诧异和喜悦。当听到先生给我们讲为何要走进书院大家庭,怎样才算活好与走好,如何不断提升提升自身的能量,内心被深深触动了,泪水忍不住浸湿了眼角。那一刻,我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终于回到了家一样激动不已。
进入书院已经三月有余,我的生活也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今天小儿子早起听到六实共修群里老师们的祝福,抱着我说:“感恩娘亲喊我们起床,感恩娘亲早起为我们做早餐。”那一刻幸福溢满心田。以前儿子会喊我“老妈”,听了先生对“妈”与“娘”的讲解后,我给小儿子说以后喊我娘亲吧,我喜欢这个称呼。“妈”旁边是个马,就是做牛做马;“娘”旁边是良,就是慈悲善良。我不想做个老妈子一样的妈妈,我想做个温柔善良的娘亲。从此,每孩子就喊我娘亲。每次弟弟出门上学会说“娘亲,我走了”,每次回家会喊“娘亲,我回来了”。虽然简简单单几个字,却仿佛有了神奇力量,我的心每次都充满欢喜,忍不住给弟弟一个大大的拥抱。哥哥被感染得偶尔也会羞涩地喊我“娘亲”,我都欢喜地大声地回应着儿子,我知道这是心与心的链接。
之前的我总是忍不住看到大儿子的不好,觉得他懒散,总会忍不住去监督他写作业。因为他的磨蹭我少不了说教,有时也会发脾气。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每天晚上我认真的做读经、抄经等六实功课,每个周日一大早就去书院上国学班了。令我欣慰的是,离开我的监督,孩子非但没有自我放任,反而认真完成自己的作业。看来,正如先生所言,担心与焦虑都是我们父母自身的问题,而从来不是孩子的问题。先生您在观道亭向我们讲解何为“天性”。您引用《中庸》的经文说,天命之谓性。您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土有土性,水有水性,花有花性,药有药性,糖是甜的,盐是咸的……我们了解和顺应了事物的天性,就具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天性,作为父母,能认识孩子的天性并按照孩子的天性顺道而为,挖掘孩子的潜力,支持孩子的热爱,成就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最智慧的父母。
先生您告诉我们修身证道一定要向内走,内观自己。您说,向内求,生生不息,应有尽有;向外求,求之不得,穷途末路。向内求,找到本我;向外求,迷失自我。修行就是一个不断去掉自我,由小我走向大我,从有我走向无我的过程。感恩先生您的一番话,让我时刻警醒自己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来帮我增能长慧的,一生真正需要征服的仅仅是自己。每天诵读《道德经》,这哪里是我在读《道德经》,而是《道德经》在读我,读到了我内心最深处,发现自己当下的状态和位置。
现在的我开始用心去唱歌。虽然读书的时候特别爱听歌,但因为自己五音不全,就几乎没唱过。有了孩子之后,我把听歌的爱好也弄丢了。进了书院,我开始喜欢听歌,感受到歌曲里的正能量。当一然老师教我们唱书院院歌时,讲述着书院一路走来的历程,我忍不住再一次落泪。我不知道您经历了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磨难与误解,也无法体验您天地般的无私大爱。您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您总是面带微笑的为这个世界发着光和热。我是仰望者,您是我之所来,也是我心之所归。每次唱到《如愿》这首歌,我都忍不住流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唱起这首歌就让我想到了书院,想到了先生您。我愿活成您的愿,走您所走的长路;愿勇往向前,无所畏惧;愿奔赴山海,走向光明!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2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新闻组义工 仇文芝。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