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亲子关系是这样改变的

(2024-11-24 22:39:3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我的亲子关系是这样改变的

上个周,我们六实第三小组共修的主题是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分享我和大家一起做了一次畅快淋漓的清理我意识到我和孩子的关系都是因为太自我而产生矛盾。我总是以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进入书院,跟着先生学习了《道德经》才明白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自己一味的强求孩子做连我自己都不能做到的违背自然规律的。

 次共修之后,儿子问我:“妈妈,你共修的时候怎么哭了?”我没说什么然后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我听了这话真的很感动。孩子知道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了,所以他给我鼓励安慰。有时孩子的能量真的比我们要大得多,所以我感恩他感恩孩子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能量、智慧和福报。一切的发生,都是来修炼我们的内就像先生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在俗世中历事炼心,修心感恩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感恩一切万有

 记得先生在某一天的日志里说了三个关键词是:融化、感化、应化。他说,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能量,人的能量有正有负,有大有小。我们的能量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属于哪个级别,那就看我们处在“融化、感化、应化”这三种境界的哪种境界。我们来到这个蓝色的星球,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考生命大学的,考过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回归自己美丽的故乡。

如何考?就是通过修行来“化秉性,去习性,亮天性”。秉性是与生俱来的,习性是后天浸染的,天性是上天赋予的。秉性和习性会障碍我们修行,而天性始终在呼唤我们回归。秉性和习性严重的人就像一块又冷又硬的坚冰,说话做事都会让别人不舒服,不自在。若从外面破冰即便砸得粉身碎骨,但本质上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唯一方法是通过“重积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量,因为老子说“重积德,则无不克”。

一个人有了厚德,身上的秉性、习性、缺点、毛病等都会自动化解。这就像春天来临,气温升高,所有的冰雪都会自动融化一样。所以,“融化”是一个人的生命能量不断增长、智慧不断提升、秉性不断消融、习性不断清除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自己来实现。修行中,所有的上师都是指月的手指,我们最终都要走上自求、自证的道路。只要不断向内走、向内求;不断清理心中的层层障碍、卡点和习气,任何人都能明心见性,找回自己那颗大道之心。人的心,道的门,人若敞开,大道自来。

 当一个人通过修行融化了自身的秉性和习性,就慢慢累积了更厚的德,也就逐渐有了感化人的磁场。感化是通过言语和行动去感动和改变他人,使其人性变善。感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际存在的非常大的能量场,这种能量可以对心灵施加影响,扫除迷惑,安抚创伤,维护尊严,让生命产生正向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感化的人越多,自身的磁场和能量也就越大。

  读了这篇日志,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感恩先生给我们的智慧引领,让我的觉知再次提升这周我辅导儿子作业的时候,一看到他很简单的题都错,就控制不住的想发火但是女儿跟我说:“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阶段,你不要对他要求那么严格他才刚开始学这些,只要他用心,他都能学会,你不要生气,不要着急,要有耐心。”听了女儿的话,我当时的第一念是“你还好意思说你弟弟,其实你自己也是这样子”但是立刻我又转我这么想是不对的,幸亏我没说出口。因为我真正意识到了女儿的心理,女儿说不能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多给机会和耐心,包括我对她要求也太严格往往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就像先生说的,我们现在高高在上,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作业简单如果我们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对这些知识可能也觉得很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学习上出错的一些情况,我们都要原谅、包容,要耐心的去讲解,而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训斥。

 这段时间我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并实践自证,现在家里亲子关系好了,每个人的心情也都好了,家庭氛围也和谐了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他现在也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很费心的事他说我对孩子的付出比较多,很体谅我的辛苦。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为人父母这不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嘛,庆幸的是我们从孩子身上也已经学到了很多。

今天早上,儿子非要完成他的一幅书法作品这时,他爸爸打电话来说“时间来不及了,再不出发的话就要迟到了。”孩子有点着急。我就告诉他:“没事儿,来得及,你放心写吧如果上学迟到的话,我可以跟老师解释一下。”然后我跟他爸爸说不要再催他了,我就这样安慰着孩子他拿出纸来开始认认真真地写,中间也有写得不好的地方,我给他纠正,他很耐心地听,我也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没有因为他错了而发火。书写的过程中,他的胳膊酸了,手也累了,但是还坚持要好好地写写得不完美的地方,他都会擦掉重新再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认真做事态度和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很佩服,也很感动。就像先生说的,是发自内心想做好这件事,所以他一定会排除万难坚持下去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小事做起,说的就是我们无论是在家庭或者工作中,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都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身边的花花草草,我每次遇到都会细细欣赏并拍照,感恩它们把大自然妆点得如此美丽。世间的万事万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发愿我也要尽自己所能去付出回馈万事万物,回馈社会和国家。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国学启蒙班老师  踪冠兰。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1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