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李凌寒老师文章:做一个内心有光的朗读者

(2024-12-02 11:22:3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李凌寒老师文章:做一个内心有光的朗读者

书院新闻中心视频朗读者小组,在新闻组组长李向东老师的组织下,于11月15日召开了线上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源于前段时间听视频制作组组长张彩红老师说,第七轮《道德经》共修结束后清晨寄语”和“问道心得”的短视频号要继续原来的节奏——每天早晚发在书院视频号上发布。视频的制作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由编辑组甄选和校对文字;第二,由朗读中心的朗读者们录音;第三,由视频制作组义工配上画面,制作成成品;第四,由视频组组长负责审核把关;第五,由后台负责传送的老师按时发布。

我是朗读者一员,近半个月来,我一直在朗读者之家的微信群里,负责把师母刘老师录制的音频分段发到群里,并附上每一章的分段内容。其目的是请老师、同修们反复聆听学习,掌控好断句、字词、轻音重音的把控度,让大家都读起来,都担当起来,因为先生说“担当才能成长”。所以我想我们大家在朗读这件事上会拿到生命成长的能量,读的好与不好不重要,我们的音频发不发表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把一件事坚持到底就了不起这是一个积沙成塔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无形中我们自己也成长了,声音也有了能量。书院需要我们用声音把爱传出去,一举两得的事,好!

十几天过去了,群里收到朗读者的音频并不多,所以这些天和群里的几位朗读者老师链接了一下,知道大家每个人都担当着家庭生活工作上的重任。很多人被工作孩子教育问题影响,没有时间静下来朗读。还有几位老师的公公婆婆或是自己的父母生病住院,我就把自己的事例分享给大家,跟他们讲述如何在担当照顾老人和家庭的同时,让然可以很好的保持与书院链接,并担当的使命,从而让自己的生命状态越来越好。因为,我好了,周围的一切才能好。

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我相信我们参加六实”活动的同修都是足信的人:我们信书院这个圣贤道场,信圣贤经典中的智慧,信我们恩师的教诲,信我们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光明。去年这个时候,我正在照顾病重的父亲和骨折二次睡在床上的母亲。起初觉得照顾老人,家里还有个读初二的孩子,时间和精力有限,想减少在书院的一部分担当。当自己静下心来,深知照顾老人是需要体力、智慧和能量的,所以就更不能退出书院的任何担当。我知道只有担当了,才能获得能量和智慧从而在最困难时拉起自己只有这样,我的家庭、孩子、父母才能越来越好。

我足信先生对我讲的话,在那个当下理顺了生活的主次关系,在那个时候我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把照顾父母照料家庭方面,孩子的事情完全交给孩子。做六实,见缝插针。父亲按摩时,就父母一起唱歌,给他们读问道心得,读书院公众号上同修们写的文章。父亲“这些文章太感人了。这是书院人修身路上的见证和足迹他特别喜欢听。那时书院的大事小事能干多少就尽量干多少,安住当下,生命不内耗。担当不在于具体能干多少活儿,而是练这颗抱一的心。后来我才明白,那时是信了先生的话“生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才平衡了照顾家庭与担当书院工作之间的关系

今年11月初,2024级国学班去小泰山游学,我重翻了一下去年2023级国学班大龙湖游学的流程和图片。不禁想起了去年在父亲病重期间,我安排好了家里的一切,对二老说:“您们好好躺着在家等我,我一会就回来,今天书院国学班游学,辅导员老师都有事请假了,去的人中有六七十人都是新来的同修大家互相还不认识,作为班主任我得到场父亲说:“放心去吧,我没事。”因为父亲知道先生一直是在做圣贤的事业,他总说“你的老师汉风先生是走正道的,以后啊走了交给书院交给先生,我这个做父亲的特别放心。

父亲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当我到了游学现场,大家都在那里等着我。我们开启了《道德经》的诵读,之后我又带着大家做了11节养生舞,最后所有人一起围成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圆,彼此分享着与书院的故事。当大家自行活动结束时已经快中午12点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把自己交托出去,只有服务大家的念,安住当下。结果等我到家时,父亲下床在屋里来回地走了起来,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状态非常好。因为父亲是肝硬化晚期腹水很严重,平时走动也不太方便。到了楼上,我又看到孩子在认认真真地写作业,我含着泪自语到:真是感恩圣贤佛菩萨的加持啊!从此我更有了力量去服务,去担当。

可以说在照顾父母的那段时间里,我在担当中颠覆了世俗的认知和思维真是认知和思维变了,一切都在变。在担当中自己长了能量,回应家人们的也是最好的。还记得在那段时间的一个夜里12点多突然一个电话打来,声音很大,刚刚睡着的我赶紧披上衣服走到客厅听这位书院弟子家属的倾诉,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但我没有一点抱怨,更多的是同情她内心的感受当我给她分享了书院的宗旨,表示对她的一些看法的认可后,她那颗躁动的心安静了一些,我很欣慰。感恩书院,感恩先生,在我最困难的那段时期让我内心有了光亮,不再迷茫。

我父亲是去年12月30日在我们兄弟姊妹祝福的歌声中离世的,其间没有因为病重住院他也不愿意去医院再折滕,我和他理念相同,感恩有福报陪着他走完这人生的最后一程。记得12月26日那天,我还去书院参与梅花诗会节目的海选28日那天还去参加了书院家长学堂一位老师父亲的葬礼。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俗中的人应该不会理解,正象《道德经》说的:反者道动。

为什么在朗读者研讨上分享这些呢?因为我知道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在工作和事业中修身担当是一不是二之所以有人疑惑是因为还没有达到足信。先生说你相信99%,那1%的不相信你也是拿不到力量的。正因为我足信,所以在我最困难的那段时期我有无穷的力量。我之所以成为一名朗读者,一开始是受师母的影响,喜欢她的声音,一有时间就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听她的能量诵读。开始听她的声音很有磁性,后来发现刘老师的声音越来越有能量了。就这样我也鼓起了勇气,2021年在喜马拉雅上每日诵读先生的清晨寄语,当时读的没法听,自己也不喜欢,感觉声音是很漂的,很浮躁

但我坚持了,有勇气读,读给自己听,也有勇气发出去我相信坚持的力量,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听师母读,然后自己一遍又一遍读有时一篇清晨寄语会背了还录不成,有时读得还勉强可以,但夹杂着楼下小孩的玩耍声或者汽车鸣笛声,所以又要重录有的甚至录了十几遍二十几遍,当我不再关注我读得怎样了时,我发现我的心不浮躁了,读不好或有噪音也不埋怨起情绪了读不好,没关系,就再录一遍呗。后来就这样坚持了快一年,开始读先生的《子夜随笔》,后来读书院公众号上老师同修们的文章。我相信只要我们沿着大道的方向努力前行,就是成长,就是在担当社会责任。

担当是人类崇高的美德。让我们书院所有岗位义工都能为书院坚守这一方心灵净土,让我们朗读者的声音为社会传承一份光明吧!这就是一种无形而伟大的担当。当我们每个人通过在书院每一个岗位担当的这件事上增加了生命能量,我们也会成为一个内心有光的人这样不仅能照亮自己,同时也能照亮别人身上散发着担当的正能量,所到之处皆能形成一种有力的磁场。我们付出的一份担当与善良,书院人就能感知到,我们的家人也能感知到,有缘人也能感知到!

人的禀赋各不相同,但只要各施其才,各尽所能我们学习他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生命就会不断成长。我们只和自己比,每天在诵读这件事上生命能量是不是得到提升了呢?有的老师同修读了觉得效果不好,不好意思发出来,其实这是着相了。要知道我们的生命能量是在担当成长,不是在主观认为的好与不好中成长

很感恩能和书院新闻组的老师们一起学习成长,也特别珍惜这份缘。先生说,书院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牵手有缘人增能长慧。要想增能长慧就要付出,就要担当一切的付出都是在滋养自己的生命,一切的担当都是在增长自己的能量。当生命大考来临之际,能量大的人,坚定走正道无我利他的人才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历事炼心,做一个内心有光的朗读者吧!良好的氛围既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同时又为我们这个积极向上的朗读者小家庭汇聚了爱的能量。让我们用声音把爱传出去,好!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国学班班主任、家长学堂负责人 李凌寒。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1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