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暖·滋养·成长

(2024-11-12 15:04:40)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重磅:寻千年古亭,探“醉”美滁州

     1110日下午,六辆满载着书院300多名师生及家长的游学大巴车载着欢声笑语,顺利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沐浴醉翁亭里的人性光辉国学之旅,安全返回了徐州。返程途中,车厢内充满了愉快的交流氛围,许多人分享了在这次游学活动中的所思所感,以及身心的成长与提升。参与分享的有刚加入书院不久的启蒙班孩子的家长,以及初次参加书院游学的福德班学员。此时此刻,我作为福德班的一名学员,首先想到的是要感恩!感恩慈悲智慧的先生,精心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国学之旅,全程参与了活动,关怀照顾大弟子与小弟子们。

每次游学先生要提前很长时间考虑设计游学主题,时间地点路线以及如何才能让大家在此过程中实现增能长慧,可以说是费尽了心血。感恩滕丽娟老师为代表的组委会老师们,精心细致的实施了全过程的食宿行游等各项具体事宜。每次游学滕老师都最辛苦,联系车辆、住宿、就餐景点,有时需要坐火车飞机购票就更麻烦,随时还要关注天气变化和所去景点情况变化,更有游学时现场的指挥协调。谁也说不清她为书院游学活动付出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感恩为游学活动无私奉献的各位义工老师后勤服务人员摄影的老师负责音响的老师提供物质供应的老师接收统计游学费用的老师排车上座位、住宿、用歺分桌的老师每个车的车长和组长还有很多黙默默无闻,在为大家服务的志愿者

感恩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司机师傅,他们也是最辛苦的。书院次组织的活动一共300从几岁童到70,六辆车浩荡荡的大队光服务的义师就50,没有这些人的无奉献是不可能成行的。当我们在轻松自如的游乐中自由自在的活动时一定不能忘记这些为我们无私奉爱的人!想想己,虽然进入书院至今已7了,也参加了书院的义工、资等训班,是一直以来都是接受务的,己做的太少。我以后要向这些优秀的老师们学变思维,多书院、为他人、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务。

           119日中午,我们从徐州来到滁州,午餐后从景区入口沿着山路来到了醉翁亭它是中国四大名亭之首,因为有欧阳修所作的《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醉翁亭旁还有二贤亭。这里有欧阳修和王禹偁两位先贤的塑像。下午两点,全体师生们聚集在亭子内外,到处站滿了人,很多人坐在了东面的山坡上。小弟子们在醉翁亭前举行了集体诵读会。诵读了欧阳修的千古奇文醉翁亭记,现场人都被小弟子们的朗朗书声感动,其中的幸福不身临其境是无法体会到的。

诵读会结束后,先生在现场为大家做了《沐浴醉翁亭中的人性光辉》主题讲学,讲学从问答开始。先问第一次个问题:醉翁亭美不美?大家都说。第二个问题:它美在哪里?大家看法就不一样了,各种回答都有,基本上的回答都是天地、风景、建筑等眼睛可以看到的方面要叫我回答,我也不会想到更深远的问题。先生这时就说到:如果用肉眼看醉翁亭,只能看到有形有像的部分,比如它的建筑、材质、结构等。如果打开慧眼、天眼、法眼,就不能只用这个字来形容醉翁亭了,要想到它的文化精神方面的价值,无形无象的存在,也就是看不见的。世界永远都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听到这里,我深受启发,对先生平时常讲的有无相生,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更重要”,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1110上午,从滁州到和县霸王祠游览后,近11点到迖和县县城陋室公园内的陋室这是中唐诗人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其笔下的陋室所在地参观完陋室,先由国学班弟子们集体诵读《陋室铭》。诵读结束后,先生在陋室前为我们做了《感悟陋室里的心灵之光》主题讲学讲学开始,播放永恒之地》乐曲,先生请我们双手合什,微闭双眼,放松身心,想象太阳的能量天地的能量穿过我们的身体圣贤刘禹锡的道德之光,把我们的身体照亮……这时我感觉一股暖流从头上往遍布全身,身体似有似无。静心之后,先生声情并茂地诵读了《陋室铭》,并逐句解读了全文,讲解了一代诗豪刘禹锡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通过先生的现场讲解,我知道了刘禹锡有着身居陋室却心怀天下的豪情洒脱。先生赋能结束还沉浸在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状态中好像只过了一小会儿一看录音时间,已经过了30分钟了。时间过的真快啊!

        通过这次游学,我才真正体悟到了彭城书院的游学活动和平时们的旅游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平时出去旅游,大多是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去去名胜,看看风景,只注重于看到了什么和去过哪里。往往认为这些地方去的越多越好,自己心里有滿足感,滿足自己的炫耀心虚荣心。但是这些地方去过了以后,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仔细想想只是留下空白的认忆留几张照片而已。自从2018年加入书院国学班以来,我参加书院游学每一次都得到温暖,滋养,成长升华。

我们300多人的大团队,自始至终一团和气,扶老携幼,亲如一家。大家积极响应组委会倡议,期间不购买任何工业饮料,爱护所到之处的环境,不给地球母亲增添任何负担。我看到小弟子们跟随先生走在景区途中,一路捡拾垃圾,清洁环境。我们乘坐的大巴车整洁有序,有的几乎到了一尘不染的程度。每一次吃饭,大家都会恭诵饭前感恩词,以此培养大家对万事万物的感恩之心。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都能像书院这样,那么社会怎么能不和谐呢?感恩先生,感恩书院,感恩所有的遇见!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题图左一为本文作者)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福德班学员2018级国学班弟子 赵锋。邮箱收稿日期:20241112日。书院邮箱:pengchengshuyuan@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