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现场:第七轮《道德经》共修特别活动令人热血沸腾!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远在杭州讲学的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时刻牵挂着书院的老师和弟子们。在外出讲学之前,先生特意为此次活动录制了一段视频。先生在视频中和大家分享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举行《道德经》的共修活动?第二、我们怎么样来学用《道德经》?先生说,老子被尊为“天下第一”,而他的著作《道德经》更是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蕴含着无尽的智慧,跨越时空,熠熠生辉。它像太阳一样,照耀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进程。先生说,我们选用《道德经》这部经典来共修,是希望大家在同样的时间内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先生强调学用《道德经》,学为明理归道,用为落地实践。关键在“用”,因为学而不用等于零。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道德经》,了解《道德经》,践行《道德经》,汲取圣人老子的智慧用在我们的生获中,最终完成活好与走好的双重使命。
现场的师生们聆听了先生的讲话,内心充满了光明和温暖,仿佛先生就在身边。大家一起朗读先生分享的第八十一章音频文稿。在震耳欲聋的声音中,充满着积极向上、感恩精进的正能量。接着,在凌寒老师的主持下,福德班马利娜、本轮组委会杨可可、“六实”一组张传珍、启蒙班助教赵惇素老师、2024级国学班武云辉,这五位老师先后走上讲台,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这一轮共修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张传珍老师回顾了自己走进书院之后人生发生的变化,认识到只有自己做到身心和谐才有力量去爱身边的人。家住宿迁的赵惇素老师讲述了自己在书院的成长历程,认识到“别人怎么对我是我的因果,我怎么对人是我的修行。”武云辉老师说,修行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唯有做一个“老实、听话、实干”的弟子,才能逐渐累积起人生的功德与能量!
现场的氛围激发起大家内心的热诚与感动,很多老师情不自禁的要求上台分享。“六实”一组的王文莉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这81天中整理先生音频的心路历程,才真正明白了先生所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真正含义。丰县分院负责人张卫华老师,讲述了自己学习拳操舞的妙用。她说,心是一切的根源,心念合道了自己就好了,自己好了周围的世界就好了。峻明老师在分享中结合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总结出在书院学习我们的智慧会得到N次方的提升。他说,只有父母好了,孩子才能真正的好。福德班班主任曹桂莲老师告诫大家在做事中不要有猎奇心理,唯有踏实、精进,才会越来越好。新闻中心编辑组负责人李向东老师的分享声情并茂,动情之处几度哽咽。作为一位朗读者,他在喜马拉雅APP上录制先生《清晨寄语》音频已经有1229天。他说,坚持修行,也许短时间看不到什么变化,但经过五年、十年的沉淀,便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