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才有力量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有这样一则故事:圣雄甘地是印度伟大的政治领袖,深受印度国民的尊崇,印度民众甚至希望在日常琐事上也能得到他的指点。一天,一位妇人带着她未满10岁的儿子前来找甘地,请求甘地帮忙劝孩子戒掉吃糖的习惯。甘地谦和地让他们下个月再来。一个月后,这位妇人又带着孩子来找甘地。当时甘地正在客厅与一群人商讨政事,看到母子俩后,便立即起身走过来,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你快要长大成人了,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少吃糖。”孩子用力地点了点头。甘地又与他交流了几句,这才准备拥抱告别。
妇人忍不住问道:“为何您上个月不肯教导他,非要等到今天呢?”甘地没作回答,而是径直走进房间取出一包糖,分给了大家:“以前我也很爱吃糖,可这位夫人告诉我多吃糖不好,所以我已经戒掉了。这是我之前的糖,现在分给大家,每个人都不要多吃啊!”甘地这才回头看着妇人,说:“上个月我都还没有戒掉吃糖的习惯呢,哪有资格教导您的孩子呢?”甘地信奉,要教育好他人,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彭城书院每天推送的文章正是源于志工老师们的实学实干、实修实证、实话实说,所以总是能温暖并激励到每一位读者。8月26日,彭城书院推送了志工王德龙老师一篇题为《从教三十余年我才等来一份“迟来的爱”》的文章。文中,王老师讲述了新沂分院组建了一个六人读书小组,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诵读了《大学》《中庸》《论语》等十几部经典。这一榜样的力量激发了南通分院志工老师的积极性,于是在8月26日当天,南通分院国学诵读志工老师读书小组正式成立。我们有计划,明确每天的诵读内容;我们有落实,志工老师每天践行读书打卡;我们有总结,每周五晚7点的线上共读,老师们相互检阅,指出不足、肯定成长。截至9月29日,我们8位志工老师已连续诵读了35天,正在诵读的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笠翁对韵》等。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志工老师们从紧张到从容,从生疏到流畅,有的老师从快速成长的责任担当转变为发自内心的欢喜享受;有的老师体会到声音自胸腔自然流出,声音洪亮而嗓子不干,有“终日号而不嗄”的妙哉感受;还有的老师则在《论语》中体味着孔子与颜回的师生情谊,链接着古圣先贤的智慧。坚持经典诵读,真是益处良多!
南通分院国学诵读班志工老师们因“为国教子”的使命而走到一起,我们时刻准备着迎接更多的孩子、服务更多的家庭。我们将铭记先生的教诲——做教师就是要在人生的每一寸时空里,按照道的规律去做人、处事、接物,积德成为有道的君子。进而在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正己化人!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朱凤春。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