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李凌寒老师文章:随喜赞叹的力量

(2024-09-01 11:27:10)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李凌寒老师文章:随喜赞叹的力量 

 自今年七月进入第三轮中华经典《道德经》共修,我每周至少三至四次参加线上活动。这样每周大约与六、七十位老师进行深度链接。在他们分享的过程中,让我感动,让我一次又一次拿到了同频共振的力量和随喜赞叹的喜悦。先生说随喜他人的进步就能为自己增加能量,为什么?因为随喜是一份正向的心态和情绪,它可以滋养人。

 如果别人做了好事,取得了成绩,当我们随喜时就会和这股能量同频共振,那这份能量就跟我们产生了关联,物理学叫量子纠缠。正向的念头是非常有能量的,从科学的角度讲我们每次起心动念都会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都会形成与我们有关的能量。当我们自身的正能量累积多了,我们做事就顺,甚至会心想事成。

 我们的福报来自哪里?先生说,来自自己的行善积德。虽然我没想过每做一件合道的事就会有福报,但因果规律告诉我们一定会有正能量的累积。比如认真阅读并转发书院公众号上推送的老师们实修实证的感悟文章,不仅自己是快乐的,是感动的,也是随喜赞叹的。每天都如此,慢慢就成为习惯。有句话说“把爱传递让心快乐”。我每天清晨就被这种快乐和随喜的能量伴随着,开启一天美好的工作和生活。

  我看完公众号上的每一篇文章后,除了点赞和喜欢作者之外,还会把每篇文章第一时间发给作者,并附上一段随喜的话或赞叹的图片。这个习惯已经我已经坚持好几年乐,所以到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和多少正能量的生命量子纠缠在一起。只管随喜,只管赞叹,就像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样。可事实是,人生的路越来越顺遂了,内心的喜悦越来越强烈了。

 以前书院举行活动后,我都会给参与服务的义工老师们发一段祝福语:“大家辛苦了,感恩大家为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书院会因您而更美好,世界会因您而更美丽。”现在我的祝福语改变了,为什么要说大家辛苦呢?对大家的付出要去随喜赞叹啊!因为先生说,只有在担当中才能成长。于是每天我就是随喜,在家里随喜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随喜夫君的每一点成功,随喜所有的一切的发生。每天活在随喜和感恩中,真的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我们示范组在大爱智慧的一然老师的引领下,越来越抱一精进。随喜赞叹各位老师,同时我们又有了新的使命和目标。这个月的第三次小组共修我们共学了《实修的力量》二——成为天人合一的高速公路。方法就是做心法拳操舞。先生说,养生拳操舞是动态的道德经。有些老师们分享了经过两年的实修实证,达到了身心合一、精满气足神丰。我当时的念就是发心随喜这些抱一精进的老师们。

  当我们心中充满随喜和感恩时,我们就会用爱去回报一切,用责任和担当去面对所有。因此,一小时的拳操舞锻炼,是为天地祈福,是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随喜赞叹我们书院每天坚持拳操舞的老师和同修们。我们三组这一轮六实接着上一轮的内容,每周围绕一章《道德经》和《问道心得》分享个人成长感悟,做深度链接。到上周我们分享了第26章,真是随喜赞叹。

 第12组和13组由2024级国学班弟子组成,我每天都要看大家的感悟,每看一遍内心是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随喜大家的成长和蜕变。有时还和同修单独聊几句,发送鼓励和点赞的话语。针对每月一信,徐凤梅和侯瑞华两位老师给大家做了细致的说明和辅导。到今天为止,这两组所有同修的每月一信都已全部上交完毕。又一次的随喜点赞!

 虽然自从进入第三轮六实活动以来,我把很多时间用在了小组共修和同修们的链接上,但是每天总是欢喜,总是感恩,总是清理!生活中做事效率也高了,照顾家里、孩子和老人等也一样没有耽误,而且更是无怨无悔、尽职尽责,比原来做得更好了。正如先生所言“我好了,大家都好了。”在这里我也随喜一下亲爱的自己吧!

 “修身不易,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让我们坚信:一个平台、一本正经、一门深入、一通百通、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辈子、一起走!”这是每次共修活动的最后我们一起诵读的一段话,送给有缘的人共勉!感恩随喜赞叹我们这一群走进书院,走进六实的老师和同修们,我爱您们!感恩天地神明,感恩祖宗圣贤,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示范组成员、志愿者协会资深骨干义工、国学班班主任、家长学堂负责人  李凌寒。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8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