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0日,这是一个寻常而又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第三轮“六实”活动启动会刚结束,我们第一小组成员就围坐一起,认真给我们小组挑选名字。最后大家一致选定“开放包容”作为我们的小组名。组长一然老师说:“现在我们组有名字了,还缺少一位当月值班的组长。我提议夏老师。”听到这话我本能地反应就是:“不行、不行、我不行。”但老师们仿佛商量好似的一起说:“你行的,可以的。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我们是一家人,有啥不行的。”简单朴实的话最感人,我被感动了,于是鼓起勇气说:“好!那我就试试吧!”
一声“试试”让这个寻常的日子变得不寻常。这一天,
我在小组群里发送了第一条信息,我写到:“第一组——开放包容组,全员13人。七月份工作担当:固定组长——史一然;值班组长——夏芳婷;星评员——王文莉。”一条寻常不能再寻常的文字信息,对我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我进入书院三年来,第一次以担当者的身份发送信息,也是第一次完成身份及角色的转换:由接受者变成了一个担当者。
说着容易做着难,转眼就到了7月3日,星期三,这是我们组每周一次线上共修的日子。虽参加了两轮“六实”共修,但由于自己的不自信及大家的关爱包容,两年来我不但在组内啥工作没担当过,就是连想想别人怎么担当、怎样做都没想过,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每位老师的服务。所以,周三一早醒来心中仍是茫然无措。文莉老师仿佛感受到我的窘迫,一早就给我发来消息,告诉我共修流程,注意事项,如何播放PPT等。
因为没做过PPT不知道怎样做,文莉老师就给我发来以往的PPT
模板,耐心指导我怎样制作、修改、播放。为了减少主持中的失误,文莉老师还陪着我在小组会议室里一遍遍地播放演练。在此期间,一然老师也加入进来,确定共修主题,修正PPT中的问题。其他老师也发来信息,为我加油鼓劲,本来纠结彷徨的我一天都被这满满的爱包裹着、温暖着,从而变得自信起来。
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与鼓励下,晚上7点正,在一句问候声中,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主持。行连根养根之礼、共唱《道德经》之歌、分析本周打卡情况等程序内容,都在紧张和慌乱中完成。播放PPT也出现了卡顿,直到大家的分享环节,我才放松下来。当晚分享的主题是《你理解的开放包容》,这个环节是大家最期待,也是最轻松愉悦的时刻。
新加入我们组的卞海彦老师首先分享,她说到:“我理解的开放包容是:要有海纳百川般的胸襟、天下谷般的淡泊。要接纳和尊重别人的建议,不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评判对错;能包容别人的不完美,也包容自己的不美好;学会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耿霞芳老师说:“原谅就是包容,包容了也就原谅了,开放了就是接纳了。放下我执,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接受万物的差别和不平等,于滚滚红尘中修出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其他老师也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而我们的一然老师则从修身的层面上为我们分享“开放包容”。她说:“以无为心行有为法。无为就是不内耗自己。圣人无为更无败,无执更无失,无欲则刚。当事情走到死胡同里,不妨转个身,这就是有为地做。”
一然老师继续说“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让我们痛苦、茫然、焦虑、棘手的问题,首先就是不要慌张放松下来,放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解那种对抗感,最重要的是消解和自己的对抗,打开心胸接纳生活给予我们所有的苦痛。把我们的生命能量,从那些纠结和执念中收回来,不对抗外界,不对抗自己,不内耗自己。修身要逆人性去修,放弃安逸享乐,受常人之不能承受之苦;做事则顺人性去做,只有怀揣一颗慈悲包容的心,找准方向,心无旁骛,做到极致,才能到达了那个终极目标。”我们都觉得一然老师的分享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最后,我们在《爱是我们的力量》的歌声中结束了当晚的共修,我也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主持工作。
此后的共修内容主要以研修《问道心得》为主题,大家分享本章中有触动的章节,也可以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痛苦茫然、幸福美好。每一次共修都是一次快乐大聚会,大家说成长,谈不足;讲精进,也讲懒惰;谈家庭,也谈自己;说无为,也说有为……共修总是在不舍和美好中结束。在这短短的一月间,我的生命从早到晚都被滋养着,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欢喜和感动。感动文莉老师每天雷打不动的提醒帮助;感动王敏老师毫无保留的细心传授;感动一然老师给予我的勇气和信心;感动每位老师真诚的感谢和拥抱的表情。
生命是一种回声,给予越多得到也越多。我再次实证了只有在担当付出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诚如我在7月24日小组共修结束,当晚感悟中写的那样:“今晚的小组共修又是全员参加,顺利完成了本月的小组共修主持工作。非常感恩大家!此刻内心充满了喜悦,原来付出、担当、挑战就是这种感觉。我想让这美好的感觉延续下去,全力做好7月31日大群共修的主持工作。尽管能力不足,但我相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因为书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一个充满光的圣贤道场!她会给我信心,给我力量,给我智慧!”
感恩书院,您是照亮我生命的光!感恩先生智慧的引领!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幸福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组成员、2021级国学班弟子 夏芳婷。邮箱收稿日期:
2024年8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