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不是书院需要我们,而是我们太需要书院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每次小组共修,分享环节,最喜欢听同修老师们分享,自己却最怕分享。大家的分享滋养着我,温暖着我,感动着我,鼓励着我,给我信心和力量。可我自己就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候心里觉得有许多话,但不会表达,有时又感觉自己什么也不会,脑子好像一片空白。想想,幸亏自己一直没有离开书院,幸亏自己自从来到书院就喜欢这里,没有掉队。现在,我学会了原谅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但也在积蓄力量,去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不知不觉,再过一个月我进入书院就整整5年了,突然感觉自己竟然如此有福,一直能追随书院跟着慈悲智慧的先生,与那么多同修牵手走在幸福大道上。和许多同修一样,我从国学班毕业直接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并且在曹桂莲老师的鼓励下,成为了一名启蒙班助教老师。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给小弟子们打考勤,统计小弟子和家长读经打卡情况,维持课堂秩序和打扫教室卫生。不知不觉,从第54期开始已到现在的第69期。我真切体会到不是书院需要我们,而是我们太需要书院。看着一个个“读圣贤经典,做谦谦少年”的孩子,内心充满喜悦。由于普通话不好,我至今没有勇气领读,知道自己还有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学习,需要进步。
2020年4月20日开始,从听先生第一轮《道德经》共修的线上讲座,至现在先生已讲了六轮,而庆幸的是自己从第一轮一直跟到第六轮。8月1日即将开启第七轮《道德经》共修之旅,我会一直跟着修下去。在这几年时间里,我还听了先生《了凡四训》、《大学》、《三十三个神性品质》等系列讲座。先生的《清晨寄语》、《子夜随笔》我也都会读,并抄写下来。2022年6月开始,在先生的引领下,书院开始第一轮“六实”共修活动,当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每天读经、抄经、读《问道心得》、做拳操舞、唱歌,参加线上线下小组共修,没有掉队。但我感觉没有向其他同修老师那样精进。中间有懒惰,有畏难,有懈怠,但没有退缩。
过去的5年,书院滋养了我,特别是跟随先生学用《道德经》,参加“六实”活动,增长了生命智慧,提升了生命能量。让我知道有了方向,不掉队,一直跟着走,一点点做,一定能实现活好与走好的双重使命。先生的教导让我明白生命的本质是能量,人和人的本质区别本质上也是能量。我要尽快提升自己的能量,无向天地学习,做到无我利他。我知道,我们修身证道,就是要不断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有我走向无我,最终与道同行,归于道,成于道。先生说,目前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做好六实。时间不等人,能做的趁早做。很随喜点赞这么多年轻的同修老师,这么早就能来到书院,还这么精进!
我很希望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甚至不认识的有缘人,都能来书院学习传统文化和圣贤智慧,特别是我最好的朋友,最亲的人。我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转发书院公众号文章,经常会看到不同的人给与点赞,还有人会给我打来电话咨询。我想:书院一定在影响和温暖着那个“他”或“她”。在先生的智慧引领下,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先生一样变成一束光,照亮别人,温暖自己。当我们真正有一颗天下心时,当我们做事没有贪婪,没有妄想,没有虚假的时候,才能突破了自我的小房子,而走向与生命整体合一的大光明中。
愿我会一直追随书院,跟随先生,与同修家人们一起走下去。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2组成员、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书院启蒙班教学组教师、2019级国学班弟子 王淑华。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