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位家长说:相对于孩子我们家长更需要来书院学习

(2024-06-29 21:20:28)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这位家长说:相对于孩子我们家长更需要来书院学习

       我和孩子是从2021年的12日进入书院的,那是第55期启蒙班的第一节课程。正好当天是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给我们上的家长课堂,当时我心想自己怎么那么有福气,第一天就遇到院长亲自来给我们上课。汉风先生一袭长衫,风度翩翩,微笑着走上讲台,深深的向台下鞠了一躬。先生和蔼可亲、温文儒雅的举止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位家长。先生讲课既接地气,又幽默风趣,我边听边点头。那节课先生讲了许多,有一句直到现在还是牢牢的记在心里,那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比关注他的考分更重要”。

       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就听说过一个专门学习传统文化的学校,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曾在那里上课,但费用很高,一年要近十万元。每次她的孩子见到我都是彬彬有礼,鞠躬问好!我就想这孩子真好,又懂事又有礼貌,还有教养。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上这样的学校呀。可一想到费用我就望而却步了,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上得起的,因此,这个念头就从此打消了。直到202010月的一天,我偶然结识到了彭城书院的一位家长,她叫杨培培.她告诉我说每个周六都有好几百个孩子在书院里学习传统文化,是公益性质的。

那时我还没有理解透“公益性质”是什么意思,就继续追问。她就告诉我说,是不收任何费用的。我当时就很惊讶,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她说:“一开始我也不信,去了才知道。书院每学期开学前都有招生,但现在还没发公告。”我迫不及待的向她加了微信,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等到书院公众号发招生公告时,她第一时间就转发给我了。我看到公告又激动又感动,都快要哭了。从原来的上不起,到现在的不要钱,我都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福气。进启蒙班之前需要给孩子报名,还要每天和孩子一起在家读经打卡,然后等待被录取。我非常珍惜并带领孩子认真的去做,因为我知道这个机会太来之不易了,是老天爷赐给我和孩子的福报,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进入书院后,每次见到书院门口迎宾的义工老师们,我都非常感动。他们对家长和孩子行礼时是多么的谦卑与柔和,那种恭敬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温暖和敬畏并主动回礼。我也想像她们一样能为大家服务,于是我主动要求去做了义工。那时候孩子上二年级,每周六都是早上八点到书院。做义工要比平时早到一会,孩子早上不想起床,有好几次跟我闹情绪,说起得太早不想上国学课了。可是我希望孩子能一直在书院里成长,因为读经可以明智,而我也喜欢听先生的课,可以增能长慧。所以我就强行让她按照我的想法来,导致孩子越来越逆反了。

进入书院的初始阶段,我还不明白怎样修身。那个时候遇到问题,从来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都是在找别人的原因。我总是拿先生的话去照别人,从来不反省自己。孩子在慢慢的长大,思想也一天天的变化,原来我让她干什么,她就很听话的去做;后来有了自己的主见,我让她做什么她不光不做,反而跟我对着干。很多时候我就气得又打又骂,但这样只管当时一小会儿,过后还是老样子。以前我太过注重孩子的考分,一年级的时候考不到100分,回家我就打她骂她,慢慢的她就开始对我反抗,跟我顶嘴。那时候的我非常迷茫,不知道该怎么样教育孩子,就买了好多本书,全都看完了,该用的招数都用了,但孩子还是不听我的话。   

      直到进入书院一年之后,一切才开始发生转变。接受先生的教诲并真正的力行之,我才渐渐明白其实不只是孩子需要来书院读圣贤经典,我们家长更需要来书院学习。因为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先生说修己不责人,我却是责人不修己。每次到书院听完先生的课,我都能量满满,可是一回到家常常又被世俗的习气打回了原型就这样在反复与纠结中走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值得欣慰的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按照先生的教导抱一精进的实干,就一定能战胜自己的秉性习气,让人生越来越好。

后来我有幸参加了书院教务中心举行的《道德经》第四轮共修,接着又被凌寒老师牵手走进了六实共修的队伍中这两年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切发生悄无声息得变化夫妻从之间原来的互相抱怨到现在的你尊我敬;孩子原来的逆反和爱顶嘴,现在变得听话懂事还有了智慧,很多时候我还听取她的建议;公婆以前不太喜欢我,现在每次见到我都是和颜悦色原因是我从内心深处恭敬他们了;我以前爱睡懒觉,自从参加六实活动以后,我身上的懒惰魔也被我赶。现在我每天早早起床,静坐、读《道德经》、做全操舞,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已经成了我的日常习惯。参加早共修后一天都是精力充沛。

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困境,我都不再去埋怨别人,而是反躬自省。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小情绪,但是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跟着情绪跑,而是在当下就能觉知,立马就能改正,我的状态越来越好。这些都源于我进入了彭城书院这个大家庭,蒙受敬爱的汉风先生教诲感恩恩师给了我慧命,让我慢慢开始觉醒,我会继续做一个老实、听话、实干的弟子。先生在每日的实修打卡中,最后都会附上下面这段话:

道德经学用,来自我们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践行觉知,这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几乎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开始显露,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但在每五年来看,那就是格局、境界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水岭;等到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以后再看,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

先生为什么每天都发这段话呢?他是在警醒我们呀,不要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了,因为时间会不知不觉从我们身边溜走我也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年,还有多少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呢?让我们一起追随先生,跟随书院,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一起走!愿我们都能善日加修,德日加厚!感恩所有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第68期国学启蒙少年养志2班顾倬尔 家长。邮箱收稿日期:20246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