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孙月美老师文章:这次研修又一次让我回归了宁静与祥和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又值小长假了,曾经的我在这个时候总会提早规划假期的旅程。纵然假期人从众,纵然花费徒增,纵然身心疲惫,我仍飞蛾扑火般的冲进假期的人潮之中。但自从进入书院以后,蓦然间发现自己所有行程竟然都是与书院紧密相连。这个假期我又一次参加了书院举办的中华智慧女子研修班。这两天不仅是时光的印记,更是心灵的驿站、灵魂的归属。
课程一开始,先生就开门见山指出悟后起修的重要性,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一错,满盘皆输。人生就像眼前这个纷扰的假期,肉眼看不到谓之“盲”,慧眼打不开则谓之“忙”。俗世之人往往只看到有形的物质世界,却障碍了无形的精神层面。这时就要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心外无物,心是什么样子的,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人虽处在同一个时空里,但拥有的却不一样。生命的本质是能量,我们一生要做好一件事,就是关注自己。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需终其一生仰望和践行大道。因此我们生命的轨迹都应指向一个目标,就是明道修德,否则就是消耗了自己的能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先生说,修行之路,不痛修不成,不死修不成。这里的“死”是指要去除俗世之心。此之谓“心不死则道不生!”物质世界太丰富了,就是余食赘行,只有断绝欲望、舍弃小我、远离俗世心,真正做到断舍离,我们才能做好自己,温暖他人。我们必须走出舒适区,主动接受挑战。其实每个挑战我们的人都是另一个自己。无论谁来到我们生命里,那都是我们的功课。人活一世,如草木一秋,在这个历史之大变局下,只有尽早步入闻道、行道、明道之路,才能活的纯净与通透,自在与圆满。
先生洞悉每个弟子的修身状态。对于诸如我这般火候不够、动力不足的弟子,先生语重心长。从他的话语中,我深切感受到先生殷切的慈悲之情与期待之意。进而先生又给出了和谐关系的密码。道是一切关系的基础。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而承载这一切的就是“道”。我们学用《道德经》,是在生活中、工作中,以及人交往中修,不是关在小房子里一个人修。我们要和自己的父母、家庭、工作保持连结,爱父母、爱家人、爱社会。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只有舍弃个人的贪欲与享受,同时对家庭、对工作,比以往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热情和爱,才能成为和谐关系的担当者。因为我好了,一切才会好。
先生曾在实修感悟中说道:“从天上看去,近六百米高的大厦也没有那么大,而那些拥堵的路段,堆成山的垃圾场,也成了璀璨的风景。所以,人的境界高了,这世间便再也没有烦恼和丑恶了。推演开去我们就知道:人生没有问题需要解决,只有能量、智慧、德行、境界需要我们去提升!做好自己,做有道的自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方法!”
两天的课程如同窗外明媚的阳光,在我心里注入了勃勃生机。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我找到了久违的宁静与祥和。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