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国家优秀社科专家、教育部“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专家、彭城书院院长汉风先生,应邀来到位于长江之滨的张家港市,在暨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中校区报告厅,为全市教育领域的德育校长、班主任代表及“幸福家长驿站”家委会代表等共200多人,做《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专题报告。报告取得圆满成功,引起听众强烈反响。
汉风先生说,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受着习惯的影响,从一个人的日常习惯中就可看出他能做多大的事。好习惯来自于高度的自律。自律并不是为了快速完成一个既定目标,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觉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慢慢养成了良好习惯;然后,把好习惯迁移到生活中,让自己始终走在正道上。这需要有意识去训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只要有心,滴水都能穿石,一般人七年都能做到自律。只要坚持,我们迟早都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汉风先生在整场报告中主要分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习惯对人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二、什么样的习惯是好习惯?三、如何养成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的好习惯?四、为何成功的人生离不开好习惯?五、总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分享的重点在三条,先生给出四点建议: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正己化人。其次,家庭要和谐温馨,整洁有序。再者,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21天持续不断才能坚持做,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品质。第四,养成好习惯去除坏习惯的关键在于人能定得住,如果嘴上说改掉坏习惯,心里留恋享乐,恐怕升不起感动自己的大愿。定,是生命的享受,而不是内心的煎熬。人心定了,势就稳了,习惯就容易养成了,事也就容易成功了。
在开讲前,先生问了家长们三个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但为何常常会事与愿违呢?作为家长,为孩子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为何很多孩子不感恩,不领情呢?为何现在“不做作业父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呢?也问了老师们三个问题: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生理问题呢?为何现在人把孩子叫做“小神兽”呢?为何现在的老师不敢体罚学生呢?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并建立合道的认识,是解决当下教育困境的钥匙。而养成“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总是立德、总是清理”的习惯,必将收获自在圆满的未来。
汉风先生最后说,好习惯蕴含着一股强大的能量。春天的灿烂只在一瞬间,但却需要经历漫长的严冬。当习惯的力量慢慢滋长,最终以排山倒海般的方式显现出来,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与之匹敌。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
在讲座现场,主办方还举行了“幸福家长驿站”建设成果区域展示活动,以及《99好习惯》一书的赠书活动。书中精选的99个好习惯,从学习、阅读、诚信、守节、节俭、礼貌、卫生、饮食、运动、劳动、安全等十一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对好习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养成这些好习惯不仅代表着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象征着不懈追求的勇气。正如古代“九九八十一难”所示,只有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能成就伟大目标。
在张家港讲学期间,汉风先生特地去了一趟彭城书院张家港分院暨古风书院,看望那里的老师们。2003年,先生率书院教授委员会的几位代表曾应邀来此为分院揭牌,一晃十一年过去了。古风书院的事业一直蒸蒸日上,现在在苏州开了很多教学点,专职教师已经有百人之多。在参观了他们的新校区之后,先生为在那里工作的几十位书法教师做了一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主题分享。
先生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于被誉为万经之源的《易经》,天道运行,昼夜不懈,强壮刚劲,无有终时,故曰“天行健”。君子用此卦象,应自强勉力,不有止息。坤道运行,其性顺天,其德深厚,能载育万物,故曰“地势坤”。君子观坤之象,应涵养德性,助益群生。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中,讲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先生谈到,关于天地的品格,《道德经》中讲的最多,比如:天地不仁、天道无亲、天地不自生、天地无私、天道平衡、天网恢恢、利而不害等。其实,人生的每一寸时空都是我们修身的道场;世间的每个发生都是我们增能长慧的修炼场。我们只要效法天地不自生的精神,就会不断向自己的功德银行中存入更多资本,让未来形成良性循环的生命磁场。
先生勉励大家通过锤炼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质。他说,一个人有了智慧和厚德的磁场,无论他做什么或说什么,都是在向这个世界释放光和热,释放安平泰的祝福!先生的讲学在老师们的心中种下了智慧和厚德的种子,大家用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先生的感激之情与恭敬之意。张家港市原宣传部副部长、香樟文化产业联合会会长陈力克女士;张家港古风书院院长古风先生等全程陪同汉风先生讲学与考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