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李凌寒老师文章:再读先生《子夜随笔》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最早接触先生《子夜随笔》是2016年,我是刚被国十班录取的一名弟子。感恩国九班师兄、师姐们,他们把先生《子夜随笔》从2010年12月14日的第1篇《扫得一坛雪 乞来两枝梅》开始,整理到2016年11月30日第60篇《湘行散记 三》,最后汇集成稿并打印出来。真是感恩,我结缘了一本用A4纸打印的小册子。
当时也没什么感觉,就是觉得这是先生写的,一定值得一读,空闲时得看看。开始读时觉得每一篇文章文笔好,涵盖的知识点多,觉得先生真有才华,很崇拜。在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学习自己以前很多不知道的知识和常识,比如一些名胜古迹,还有古圣先贤等等。后来随着时光推移,先生的这本《子夜随笔》在书架上睡着了。这一睡就是五年。
疫情期间不能时常去书院,除了每天线上共修《道德经》,就开始读书院公众号文章和先生的这本随笔,就觉得这是我和书院及先生连接的最好方式。
2021年,我开始在喜马拉雅上用声音把书院公众号上的同修感悟和先生《子夜随笔》传递给有缘人,这一读就是一年。当再一次重读先生《子夜随笔》,才真正走进先生的世界,了解到先生从一个有良知的文化学者一步步走向用生命弘道的历程。
2021年7月,母亲手术,我在老家医院护理,晚上把她安顿好之后,我就到走廊借着微弱的灯光去拜读先生的《子夜随笔》。有时读哭了,有时读笑了,有时读得忘记时间。我时而融入到了先生的世界中,时而又回到了当下病房中。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是先生的系列随笔陪伴着我,给我力量和光明的指引。
2022年春天,再次拜读先生《子夜随笔》时,会读得浑身冒汗,泪流满面。那种感受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形容,感觉体验到了什么叫“玄妙”。先生是一位慈悲的使者、智慧的化身、光明的存在,先生的文章是我们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觉得天天学都学不完,哪还有时间看手机刷视频,干那些内耗能量的事情呢!我们书院人有先生真幸福。
通过先生的六实打卡日志,知道先生近几日带着一群企业家去河南,开启“追寻老子的足迹”国学文化之旅。让我一下想起了去年11月份,先生带着书院300多位师生和家长,去老子故里举行游学的场景。记得先生也写了一篇关于去老子故里印心的《子夜随笔》。次日早共修结束后,想翻出来再次拜读学习,当我打开当日书院公众号时,发现那天发的文章是《重温汉风先生“印心”系列随笔》。这正是我想看的内容,嘴里不停地说:心想事成啊,心想事成啊!
送完孩子上学,把老娘安顿好,我坐在书桌前,再一次以无限的恭敬心重温先生子夜随笔——印心系列。在透着光的文字里再一次见先生,见圣贤佛菩萨,并叩问自己这颗心是否与先生,与圣贤佛菩萨相印了。因为只有印心才能同心!此刻我才算真正明白了 “同心同德” 这个成语。
当拜读到第一文《一个人的朝圣路》时,我仿佛随到了曲阜与孔夫子印“引人向善,推人向上”的那颗心;之后随先生到了普陀,与佛菩萨印那颗“慈悲菩提心”。佛一直在我身边,就像先生说的“佛光照耀大千世界,温暖着万物百汇,普渡着芸芸众生,只是我们未曾觉察。”“未曾觉察佛之所在的人,犹如一个瞎子对于阳光,觉察就是自性真心的觉醒。人人都具足佛性。佛与俗只在一念间,善念起即佛,私念在即俗,恶念生即魔……”
读先生的随笔让我豁然醒悟:我是为自己的使命和觉悟人生而来的。今生是乘愿再来,我要像先生一样,为点亮更多人的心灯而来,为更多人回归美丽故乡而来……
当我随先生到了杭州,来到了弘一法师的舍利塔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渐渐地看见了自己,认清了自己,我深深地知道这便是先生仁爱的力量和慈悲的感化;
这一次当我随先生到了鹿邑,到了老君台,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恩之情。我来了,当我深深躹躬,那一刻印了先生那无我利他的大道心。曾在梦里与打坐时多次与先生相见,触摸到先生的思想与呼吸,此生最大的任务就是跟着先生闻道、明道、行道、悟道、合于道,最后成为道,成为光;
当我随先生来到神奇的昆仑山前,双手合十的那一刻热泪盈眶,我是神的儿女,我回来了——我美丽的故乡……
这时先生无数能量话语在耳边回响。是啊,我是来与先生印心的,印那颗无我利他的圣贤心,印那颗普渡众生的菩提心,印那颗坚持不懈的弘道心……同时反问自己的这颗道心是不是与先生一样光光明明、无染、无私、无欲、无求呢?
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年初发疫情的冬天,我们书院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难忘怀的时光,每一天都刻骨铭心。但无论外境怎样变化,我们书院人始终制心一处,心向光明,始终坚信天地间有大爱,人间有正道。那些日子,我们书院人在先生的带领下每天从早到晚都沐浴着圣人老子的慈爱光辉中:早上诵读《道德经》,做道德拳操舞;上午抄写经文,听《道德经》分享,唱爱国歌曲;下午诵读《问道心得》,举行申时茶会;晚上观看《老子传奇》电视剧;临睡前听先生为大家送上真诚的祝福……就是在老子智慧的光照下,我们书院人顺利走过了那段最寒冷的日子,迎来春暖花开。
我想这一定是先生那颗无我利他的大爱之心感动了上苍,是老天对我们的眷顾,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去跟随书院跟随先生修身,一起把爱传递!怎么修呢?就是老实听话实干地修,我相信心中有愿,并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够像滴水穿石一样,终有一日坐进此道,最后都能回归我们的美丽故乡。
感恩一切万有,让我此生遇到汉风先生——我敬爱的恩师。此时想起了《师父啊师父》这首歌。我想在这个当下有无数书院人与先生在印心,只有印心才能同心,才能为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公益事业,出一份力,献一份爱……
无数话语化为“感恩”二字!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妇联副主席、家长学堂负责人、2024级国学班班主任 李凌寒。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6月3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