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国学课揭示了为政的密码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活动 |

2024年5月26日,星期天,彭城书院如期举行周日国学讲坛以及2023级与2024级国学班必修课。虽然天气阴沉,但偌大的明伦堂座无虚席。经典诵读之后,例行上课礼,大家怀着恭敬与感恩的心,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伟大祖国行三鞠躬。礼毕,大家轻声就座,以饱满的热情和热烈的掌声欢迎书院院长、徐州市国学研究会会长汉风先生做儒家经典«中庸»第十次讲座。
先生说,《中庸》第二十章的主题是“为政在人 ”。这一章讲的是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即治理国家的事情。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一句“为政在人”字字千金!要得到合适的人才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
先生说,我们学经典要学活不能学死,不能认为这里只是在讲君王治国,其实每个人都是相对的君王,都有自己的王国。最起码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国的君王,我们的身体国内有六千亿兆的细胞子民。我们只要做到了“以道治国”,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国,否则就会导致体内的阴阳失衡,负能量侵扰身心;由此也就会导致身体国一日也不得安静,心中之主一刻也不得自在。所以,我们只有做个有道的人,生命才能长久康宁!
先生在讲座中谈到,人生最重要的就三件事:第一,明白生命的真相和本质;第二,知道改变命运的方法;第三,通过扎扎实实的“实干”,累积功德,才能改变命运。万物的本质是能量,人的能量从哪里来?从无我利他的奉献中来,从帮人助人成就人的行动中来。先生说,当今社会许多人把钱的作用放大了,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了一切,这种认知害人不浅。人生的真相是,福从德中来,有德才能有福。
在国学讲坛结束后,先生又针对2023级国学班的毕业课题完善与答辩细节做了悉心指导。先生强调,做课题只是过程,不是目的,目的就是增强对书院的了解和情感连接,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在承担课题的过程中,每个弟子都要甘愿做,欢喜受。碰到问题,就积极解决问题,不能只想着被点赞表扬,接受批评才能更好的成长,抱怨和傲慢是成长的大敌。先生最后祝福大家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段时光里能得到踏踏实实的成长,并预祝下个周日的毕业论文答辩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