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2024-05-25 16:51:54)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院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2024年522日,星期三,书院福德班上百位老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聚到明伦堂。八点整,大家一起诵读《道德经》。随后,一起在院内打了一遍养生拳。九点整,例行上课礼,在马红老师的主持下,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历代圣贤、祖先父母和师长行三鞠躬。礼毕,书院国学教授、古经方医药传承人秦商夏老师开始了今天的授课。

秦老师首先谈到“常”, 从文字结构中分析“常”字由上部的衣“裳”和下部的“巾”组成,本意是古人穿的下裙,引申为永久的、固定不变的,也指一般的、普通的,再引申出经常、平常的意思。由永久不变引申为规律、准则。多数人说的“常”不是真正的“常”,而是“俗”。继而介绍了“道常”与“德变”,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修道、修真,做明白人。

 接着秦老师给大家分析了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及在人体中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指人体内的活动力量,它包括了呼吸、运动、新陈代谢等方面的功能,行于脉外,具有保护和防御身体的作用,属于卫气;血泛指人体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属于营气。而津液是除血液以外的液体。它们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而补充能量。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只有当两者达到平衡状态时,我们的身体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秦老师进而讲到,人体生病就因为气、血失衡,想调节到平衡状态,把低的一面提升上来,在对症的情况下需要时间、过程,但许多治疗措施往往采取降低高的一面,因为肃降迅速,但这样的后果是,身体的阴阳两虚,气血两失,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而津液是介于气与血中间的状态,能起双向调节的作用,气高了它能补血,血高了它能补气,能维持人体在最高能量状态下的平衡。补津液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吃饭,因为药食同源。

   谈到饮食,可讲的方面太多了,首先要食必天然。秦老师帮我们辨别出哪些是真食物,如粗面、糙米、红糖等,哪些是伪食物,如高度提纯、高度浓缩、化工添加等。人体不认识伪食物,要消化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的津液,这些食物进入身体只会透支津液,弊大于利。秦老师还通过列举牛奶、太极米浆粥、味精等消耗津液的科学数据,加深了大家的理解。大家都建立了“吃饭越自然越好,添加剂越少越好”的科学饮食观。

  秦老师又引用《黄帝内经》中的经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他说这在教我们怎么合理饮食。五谷是主食,可以养人,秦老师特别强调吃粗面和糙米的益处。秦老师说。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我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

  在夏天,许多人喜欢喝冷饮、吃冰激凌,其实贪图一时之爽快,但是却损伤了脾胃的阳气。脾胃阳气一受损,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脾胃化湿的功能就会下降,所以夏季最容易引湿邪于体内。在运动方面,在夏季要制定适合于自己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切不可过度的运动,大汗容易造成伤津液,更不能在运动之后吹风。秦老师反复强调了“治病不在医院,在厨房”,夏季要多喝桂圆姜枣茶、太极米浆粥。

 秦老师说,太极米浆粥最早来源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中的方子都是经过验证的,都是经方。太极米浆粥不仅是一个食方,也是一套完整的养生治病系统。秦老师讲课风趣幽默,从大家关心的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矫正我们对健康养生的偏见,发人深省。两个多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课后,秦老师又被大家团团围住,关于病因、关于治疗、关于米浆粥的各种咨询。感恩秦老师的大爱与智慧!感恩先生!

文图/彭城书院2023级福德班新闻组)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在日常生活中洞见生命健康的道理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