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耕耘好属于自己的“善地”

(2024-04-24 08:46:50)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耕耘好属于自己的“善地”

一个周前,当看到书院公众号发出《航天发射塔设计者魏继友先生应邀到彭城书院讲学》的公告,第一念就是“真好!魏老又来我们书院讲学了”。上次在书院听魏老《和谐家庭》的讲座已经过去几年了,但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讲述的发生在魏老身上的两件小事至今记忆犹新,并一直影响着我:第一,魏老至今还保持使用手帕的习惯。他说用手帕代替纸巾一年可以节省一棵树木;其二,书院打算在课程结束后用车送魏老回丰县老家省亲,魏老坚持不用人送,要自己坐公交去。他说这样更环保,也不给他人添加负担。

我一直被魏老这两件“小事”感动着,纸巾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但在我们使用过程中谁曾想过一张纸的来源,想过它被我们使用,中间要经历多少道工序、多少人力。其实为我们服务的何止一张纸巾呢?大量一次性物品给现代人带来许多便利,而这种便利的背后是向地球无限地索取和无节制地损害。人类在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品的同时又有几个人在觉知呢?魏老觉知了,所以他不用纸巾,不让人开车送自己;汉风先生觉知了,他影响着书院人生活要“简”和“啬”,书院每次游学我们几百个是师生和家长都自己带水杯,游学过程不买任何瓶装饮料,不给地球增负担。受魏老和先生的影响,每次使用纸巾都心怀感恩,生活中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家里尽量不用一次性物品。

这次魏老来到书院,又给我们奉上几节高能量课程。周六家长课堂连续给书院家长做了三场《关注身心健康》的专题讲座。老先生也是《道德经》学用的践行者,他用《道德经》智慧高屋建瓴给家长阐述身心健康的方法:感恩、微笑、积德、连根、运动、读经。这也是我们书院人正在践行的,所以魏老一讲,大家立刻就和魏老印心,链接到一份巨大的能量。周日国学讲坛,魏老先生以《道德经》第八章中“水的七善”精神,带领大家学习《老一代科学家水的品格》。对于像魏老这样的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一辈航天科学家,以前只是从电视中稍微了解一些,今天这样近距离地听魏老讲述老一代科学家的故事,心情格外激动、兴奋、感恩、自豪……

魏老在国学讲坛上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描述老一代科学家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世界和平、利益人类,以及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劳、不争待遇、不争职务高低的无我利他精神。他们就像水一样只知道向下流,哪里需要就流向哪里;他们是上善之人,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接着魏老分别从水的“七善”并结合具体的人物和事例给我们一一阐述老一代科技人员,响应国家的号召,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告别大城市,隐姓埋名走向“神秘”的地方。家人不知道他们在那里,在干什么工作,“失踪”了17年的科学家王淦昌说:“可以没有自己,但不能没有祖国。”

魏老说,这些科学家真正做到了无我利他,这里的“他”就是祖国,就是人民,就是国家的国防科技!科学家的“善地”就在设计室、在实验室、在工厂、在施工现场、在海岛、在戈壁滩、在罗布泊、在山沟沟等这些不毛之地,这些地方在他们眼中都是“善地”,他们就居住在那里,因为那里是实现理想的地方。魏老说作为普通人,我们虽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做好自己本质工作,维系好自己的小家,也是在为国做贡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地”:工人的“善地”在工厂、在车间;农民的“善地”在土地;军人的“善地”在边防、海防;学生的“善地”在教室;老师的“善地”在讲台;医生在“善地”在医院、病房;企业家的“善地”在公司……各行各业的“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是爱国,就是奉献!

接着魏老分别借用具体事例和真实的故事一一阐述老一代科学家“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赤胆忠诚的品质,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精神。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为国家制造出大国重器,使我们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就是大道品质的体具体现!最后魏老以“夫唯不争,故无忧” ,给我们总结科学家的“争”与”“不争”。他们争挑重担、争国家荣誉、争国家主权、争解决问题;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劳、不争待遇、不争职务高低。正因如此,他们才“天下莫能与之争”,祖国没有忘记他们,给他们颁发共和国勋章!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虽然只是一名普通民众,我们要真正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就要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中,重在践行,做好自己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作为一名教师,讲台就是我的“善地”,用先生的话说我也快要到“知天命”的年纪,那就要找到自己的天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如何让自己更好,唯一方法就是不断修身,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善待每一个生命,无我利他,生活简朴,少给地球增加负担,做最好的自己,做有道的自己!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组成员、书院资深骨干义工、第68期国学启蒙幼儿养性四-2班主班老师 徐凤梅。邮箱收稿日期:20244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