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月里挑战自己的短板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3月是挑战月,生命就是一场挑战赛,凡是发生皆为成就自己。我在心里发愿,这个月要对自己下狠心,挑战自己最顽固不化的问题—— 习惯于评判别人,总是按自己的标准对一些人或事进行评判。先生常说,要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少管别人的闲事。智慧不够时说一句话都多余,即便是能给人力量的智慧话语也要坚持“守中”的原则,不可喋喋不休。《道德经》第五章有一句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我每每不知不觉就会废话连篇,有时负面的语言也是一不留神就从嘴里跑出来了。在我身上真的应验了那句话:最难战胜的是自已。幸运的是,我进入书院接受先生的教诲后,开始了觉醒之旅。
特别是“六实"活动开展以来,我每时每刻都保持觉知,慢慢地不再用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去评判别人,不再用二元对立思维去判断事物。我学会了用“合不合道”来衡量自己的念思言行。上个月,我们小组举行共修时,有位老师说了一句话:“虽然自己六实做的不多,但我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因为这句话,我的心里即刻起了评判。现在回头再看,觉得自己又犯了随意评判别人的老毛病。虽然有些老师“六实"分数不太高,但是不代表她们不精进,比如王毅飞老师每天读经6至8小时,整理并复讲先生的讲学文稿。李文献老师,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每周六在启蒙班担任主班老师,还要负责书院新闻撰稿,但“六实”每项一点也没拉下。
其实,我们组的老师都很抱一精进,季书英和宋德昌两位老师也担任启蒙班的主班老师。说实在话,有时看到他们“六实"分数有点低,我以前是有许多评判的。现在想一想每个人是不同的生命之花,不可能呈现同一个状态,分数有差异当然很正常。我怎么可以用“分数低就是不精进”这样的想法来判断别人的真实情况呢?在这里,我要对在心里评判过的老师们表示真诚的忏悔:对不起,我错了,谢谢你,我爱你。别人没有问题,是我自己没有智慧,只看表面现象,所有的问题不在别人身上,而在我自己身上。
生命是一场挑战赛,我们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我们要超越的不是外在,而是自己的贪嗔痴。我要在生命的每一寸时空里,时时觉知,努力向同修们学习,抱一精进,化秉持,去习性,亮天性,一世解脱到永远。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资深骨干义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