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校大学生的书院生活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进入大二,我感到了自己潜力的真正释放。我看到梅教授讲儒释道的视频,就想起了古圣先贤的思想,那是高中时段苦苦被困于考分桎梏中的我在课余时间作为心灵寄托的珍贵宝物。灵光乍现时我开始有了反思——自己真的幸福自在吗?即便身心状态恢复了,如果永远只想着应试,想着“我要比别人强”,那恐怕也是无尽的苦海吧。瞬间,一个微弱的想法在心底响起“我可以去彭城书院听课吗?“
说到彭城书院,就不能不说我大二下学期遇到的一位老师——教我们教育学的安老师。她没有架子,没有难懂的理论灌输,只有娓娓道来的讲授和对学生真诚的爱。她在三尺讲台传递着真善美的种子。经过那个学期,我曾经被上课、作业、考试等应试行为遮蔽的善良与真心又回归了。从此,我的真心、善心开始回归,这是我后来能够走进书院的重要助推力。
大三上学期的某一天,我的表姐王晨要带我去一个书院听讲座。我心想“哪个书院?”我感受到了一丝好奇。来到现场,才发现表姐带我来的正是彭城书院。那是我第一次见汉风先生。先生气度不凡,有儒雅的气质、高远的境界、超俗的智慧。那一天我听的是处暑茶会,对书院的初印象就是,这里的讲座与我所经历的不同。先生讲课不灌输知识,不追求讲多少内容,不在于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而在于能让大家增能长慧。连续几场茶会下来,我深深感受到书院的魅力,以及先生讲座对我的心灵净化,对我为人处世的指导。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国学班,意在更多更好地接受圣贤思想。
2023级国学班第一学期的教学主线是先生给我们讲“儒家四书”之一的《中庸》。中庸讲究恰如其分,即无过无不及,这恰恰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缺少的。此后,每当进入书院,我就感受到与一种巨大的能量滋养着我。书院的师生用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奋发向上、无我利他、朴实厚道、坚守道心的品质情怀,在无形之中构建出一个高能的磁场。这种磁场深深感染了我。我感到这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
除了二十四节气茶会和周日上午的传统文化讲座,在上个学期我还参与了大龙湖游学等活动。大龙湖游学那天,我和诸位老师同修自由驰骋在阳光、草地、湖水的自然美景中。在湖畔,我们诵读中华经典,共做拳操舞,分享彼此的零食,交流心得,开怀大笑,参观拍照……这些活动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而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富有生命意义的游学。
去年10月2日,我来到书院参加一整天的“六实”活动。五遍《道德经》的诵读,让我的能量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中午的静坐让我有了妙不可言的体验;而先生的分享更是让我醍醐灌顶。真是美好的一天呀!这个学期,我将继续跟随书院,修身不辍,增能长慧。
本学期我的大学生活将进行教育实习,我已做好准备,我要把无我利他的品质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像书院的老师们那样无私无求的去爱学生。我要把在书院感受到的光明和温暖传递到更远的地方,传给更多人。感恩先生,感恩书院,感恩同修!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2023级国学班弟子、新闻组义工 孙启迈。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