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就是一面镜子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本学期,在带领书院小弟子诵读《论语》之前,我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读到历代许多大师对《论语》的注解,非常感动,非常震撼。想想我们今天能读到《论语》,是多少朝代、多少先贤学者心血的结晶啊!千百年来,就是因为有这些历代先贤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倾其一生的传承,我们后来的一代代人才能读到经典,才能从经典中汲取到营养,让生命得到滋养。每一部经典都来之不易,都弥足珍贵。难道我们不应该怀着一颗至诚感恩的心来诵读经典,学用经典吗?
书院每次活动前后,启蒙班每次上课前后,都要举行上课礼和下课礼,都要行九十度鞠躬礼,并一起诵念:让我们怀着一颗至诚恭敬感恩的心,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历代圣贤、祖先、父母及师长,行三鞠躬礼。由此我也知道,书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是简单的走过场,走形式,而都体现了书院人对古圣先贤的敬畏之心。我们要学圣贤做圣贤,为文化自信、民族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古人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为什么要读圣贤书?就是要变化自己的气质,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但转变的过程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像神秀所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读圣贤就是读自己。我体悟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过去有各位圣哲贤良,现在有我们,未来有小弟子们!我理解了先生的天命,要倾其一生传道弘道,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学习中华经典,不只是读读背背,我们肩挑传承重任,小弟子们以后应该能扛起传承大旗,像我们的先生一样,使千万个彭城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以前,我经常烦恼丛生,自从进入书院跟随先生学用了圣贤经典,慢慢有所改变!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为什么会始终快乐?因为对颜回来说,富贵不是他所追求的,道德仁义才是其所愿!生活的好坏,根本就无法改变他内心坚定的志向。正因为如此,他对待贫穷的态度是很坦然的,从不怨天尤人。再说,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生命,快乐是由内而发的,没有人可以将它夺走。正如先生多次教诲我们的:如果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物质的享乐上,当外在的物质改变或消失时,其内心也会受到影响,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向内看,向内走,才能真正快乐起来!
读《论语》我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圣贤经典能随时指导我们的念言行,给我们智慧,让我们知道到底该怎样做人和做事!《论语》有一段经文讲到,孔子为人温和善良,对人恭敬,行为节俭,而且他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谦逊的光芒。他靠着这“温、良、恭、俭、让”,做到了每到一地就能熟悉当地的政事。这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延伸。最后子贡说,我们老师了解政事的方式,或许跟其他人的方式都不一样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呈现出一种“温良恭俭让”的姿态,有了这种道德力量的时候,他才能洞悉真正的治世之道。
我遇到难题,给予我能量的是圣贤经典;是“六实”;是福德班先生的每周《朱子家训》专题讲座;是每日诵读先生《清晨寄语》;是每天聆听先生的《道德经》分享……这些正能量每天几乎充盈了我的生活。自从走进书院,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几乎没有了,每一寸时光充满正能量,像水一样,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顺道而为,随缘随喜随顺!感恩圣贤,感恩经典,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所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2小组成员、骨干义工、国学启蒙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