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生力量抱一创生效果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第一次小组共修,因为我是辅导员,杨老师让我私信每位要分享的老师。我们设立的主题是“坚持的力量”,其实大家在一起做“六实”都一年多了,本应该已经成为日常,融入我们的生活了,但是针对我们二组当下的状态我们还是选用“坚持”这个词汇。在交流中,每位老师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都一一找到原因,并且都表示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次共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先生说过,每个人都是自了汉,都在自己的因果中。我们搭上“六实”的这趟车,如果不踏踏实实的去坚持力行,真的太可惜了。
第二次小组共修的的主题是大家轮流诵读平安月祈祷文。大家都很用心的诵读,分享时有两位老师哽咽落泪,有的老师说我们都应该珍惜在书院跟随先生修身的这个缘分,能够相聚在一起修身证道,真的不容易,要手牵手一起走下去。有的老师说,我们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特别感谢刘芳老师用心做的PPT,不光图片温馨漂亮,而且每个细节都想到了;不光让我们都看到了每个人的得分情况,而且是否连续打卡、每一项打卡前三名等都用各种不同颜色标注,一目了然。每位老师看到后,都能了解自己目前的情况。也都针对自己的情况就如何更好的做好六实,拿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第三次小组共修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神奇的力量。根据杨老师的建议,我从先生的《清晨寄语之道德经成语》里,精心挑选了十几个成语,准备活动时使用。选择的过程很艰难,感觉哪一个都好,哪一个都不想去掉。最终我把选好的成语发给杨老师,老师们在群里按照序号接龙,等大家全部接好后,杨老师把成语发到群里。和自己的数字对应的成语,就是这周自己要诵读的内容,然后在小组下一次共修时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当大家做分享时,每位老师都感触特别大,都觉得自己抽到的成语和自己很契合。
我抽到的是“福祸相依”,这让我知道要保持平常心,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所谓好事和坏事。只要遇事不对抗,全然的接受,学会从思维上转化,所谓的祸也能转化为福,此谓塞翁失马。而福报来时,如果我执我慢,背道而行,福就可能转化为祸,此谓乐极生悲。可见,福祸全在一念之间。遇事要有觉知,觉察自己的念思言行是否合于道。这个月,为小组的服务让我体会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用心做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真的很感恩大爱担当无私奉献的杨老师,因为她的这份担当让我们感觉二组更加有凝聚力了。也感恩多才多艺细心的刘老师,她的用心让大家倍感温暖。感恩先生引领我们通过“六实”历事炼心。
下面分享一下先生清晨寄语之“福祸相依”:福祸相依这个成语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而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它源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与“福”相对,指不幸的事情或情况。世人认为祸是祸,福是福,把二者断然分开为两极。老子却告诉我们:祸福不是断然分开的,而是相倚不分的。祸可以带来福;福也可以带来祸。祸福像风水轮,一直转个不停。《道德经》第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两句话破掉了美丑、善恶之相。而在这里,老子再破祸福之相。
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一定是被无形无相的规律所牵引着。我们唯有掌握福祸转化的规律,才能真正做到远祸全福。祸福转化的秘密在哪里?就在我们自己的这颗心。心能造天堂,也能造地狱。福祸的发生我们无法抗拒,因为那都是我们以前种下的因在条件成熟时结出的果。我们只能在下一步着力,如果事发时的一念是善,则祸会转变为福;如果事发时的一念不善,则福会转化为祸。所以,常发善念,发合道的念,日久天长,习惯成自然,就可以握住命运的筹码,转祸为福!
古德曰:“祸服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当我们修德获得了福报,更要战战兢兢,谦卑处下,千万不可骄傲自大,落入乐极生悲的陷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