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是一场永生难忘的茶会

(2024-01-17 10:45:31)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那是一场永生难忘的茶会     我是2023年9月17日,因为聆听汉风先生一场《中庸》讲座,才决心加入国学班的。有幸的是,10月2日参加六实共修活动并进11组,跟随书院那些精进的老师们一起前行。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三个月了。每天5点起床,和同修们一起静坐、唱爱国歌曲诵读经典、做拳操舞;白天,还要读经、抄经、抄《问道心得》晚上,聆听先生《道德经》解读,以及刘老师的《问道心得》的诵读我这三个月收获满满,对书院有相见之晚之感。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参加12月22日的冬至茶会。

彭城书院的节气茶会,我早耳闻,原来认为不过是晚上喝喝茶,聊聊天而已。不去现场,听听先生的讲课音频可以。直至2023年12月7日大雪节气,国学班新闻组在群里发布通知,希望有人来担当当天茶会的新闻稿撰写任务。我想试试。于是,我搜索了彭城书院所有以往的茶会报道。我浏览完这些报道,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2023年的大雪节气为止,书院已经举办了399场茶会。399场,什么概念?如果每次茶会的过程按照三个小时计算,共1197个小时;如果每天按照工作8小时计算,正好工作了150天;如果每个月按照30天计算,整整5个月。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那个当下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冲击着我。“这次茶会,我一定要参加。”心理暗暗地想。可一看日期,又是星期五。因为星期五课程多,下午又有周全会。去?还是不去?思想斗争了两天,决定去!上午和一个老师调了课,下午和领导请了假。坐了两点半的汽车,五点钟到了彭城书院。来六点钟才开门迎客,今天书院内外早已挤满了人。一进门,左面图书展览,右面非遗手作展示,里面套间品茶论道,好不热闹。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茶会,我小心翼翼地坐在茶桌旁边,一边品着黄茶、白茶、普洱茶等,一边听茶艺师论道品茶,好不惬意。不一会儿,几个书院小弟子,端上好几碗水饺,而且颜色各样,让大家品尝。原来,这是书院义工组自己包的饺子。那红色的饺子,是火龙果面包的。我还是第一次吃。不知不觉,快7点了,汉风先生讲的时间到了。

 这一次,我坐在第一排边上的一个位置,零距离地聆听先生讲学。为什么举行二十四节气茶会?先生说“聆听大自然的足音!”那一天,先生给我们现场播放了《大自然的足音》小视频并即兴表达了对书院不离不弃的义工老师的崇高敬意。全场掌声一片,氛围热烈。接下来,先生讲解了本期的主题:冬至节日徐州的民俗与智慧。“祭祀 ,数九,吃饺子。”先生娓娓道来,台下掌声阵阵;先生感情激昂,台下阵阵掌声。整个晚上,我精神愉悦,能量满满。不知不觉,茶会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先生声说“明年再见!”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归去。

晚上,我踏上10点半的火车走上归途。夜里12点到家,还没有睡意。我仍然处在茶会现场的氛围里。以后的茶会,要尽可能地全部参加。先生给我们面对面的赋能,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样的事情更有价值呢?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十一组成员 2023级国学班弟子 王德龙。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