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孙月美老师文章:爱与慈悲的传递

(2024-01-07 21:40:3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孙月美老师文章:爱与慈悲的传递     202411日午后,暖阳如诗。子衿教室门前,我们和来自南通的老师们分列两队,双手合十,在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的引领下,默许新年愿望,缓步走入第六期子衿学堂结业典礼暨元旦雅集的现场。子慕老师精心装扮的教室温馨雅致,里面萦绕的仍是那首《无量心》音乐。犹记此期学堂开课仪式上初闻这首禅乐,幽妙欢喜。今天在结业之际,再闻此曲,温暖悠远如天外之音,如宇宙的召唤。顿觉喧嚣远去,清净无染。箫声渐去,古琴悠然而起,丝丝琴弦的吟诉仿佛是对心灵的抚慰,泪水瞬间盈满双眼。烦恼、担忧、焦虑和着琴声,像平静湖面上微风吹皱的涟漪,荡漾开去,最终慢慢散去……

音乐渐止,我们分坐两侧,第六期子衿学堂结业雅集正式开始。这次雅集,先生和师母刘老师我们准备了自己珍藏的24种心爱之物,让我们24位弟子抽签二十四节气卡片,各选一物,作为本期课程的留念。古有曲水流觞的雅事,今有先生别开生面的二十四节令之雅集,真让我们欢喜又期待。大家抽到的礼物各不相同,有经书、镇纸、折扇、禅香等。每位弟子拿到礼物后,先生都会解读它们的由来。每件礼物都是慈悲仁爱的先生和刘老师感召而来,每件礼物的价格可能不是太昂贵,但它们的价值却无法估量。

其中一盒雨花茶让在座的弟子唏嘘不已。刘老师解释了这盒茶的由来:一位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书院启蒙班学习的小弟子,去年考入南京一所大学。因为感恩书院,用自己挣的钱买了这盒茶送给先生。接着先生又从无的层面解读这盒“雨花茶”。这里的“雨”是法雨,是甘露。如同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等讲法时的天雨散花一般,那时天地间,有形和无形的众生都会前来听法。“雨花”象征着我们要做个有根的人,因为天雨不润无根之草。所以雨花茶象征着要做一个立命有根的人,做一个有道根的人。

“你们知道我最幸福的是什么吗?”先生提高了音量问道,接着就说:“是这些从小在书院读圣贤经典的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对自己所在的时空释放正能量。这是我最幸福的事。”我没有看先生,因为我眼里噙满泪水,我相信声音哽咽的先生此时也是满含热泪。先生说这盒茶就是一个载体,从中看到了爱的传递和慈悲的延续。这位在书院长大的小弟子专程带来的这份特别的礼物,是一份心意,它象征着大道散布人间。先生勉励得到这份非同寻常礼物的子衿弟子要遵循道、合于道、成为道。

轮到我抽签了,我抽到的是——谷雨,一个诗意的节气。和卡片对应摆放的是一个淡黄有着紫灰色封套的小方盒。轻轻打开,一枚四叶草的金属书签静卧其间。精致镂空的设计,配以铜的黄与叶的绿,充满着质朴与生机。这枚书签是先生从西子湖畔带回书房的。在这个冬月的下午,先生送给了幸运的我。往后余生,在岁月晴好处,翻一卷诗词,让心灵得以涤尘;在烦恼困惑时,读一本经典,让灵魂得以滋养。一本好书、一枚书签、一位恩师、一生幸福!

自此,每位子衿弟子与先生和师母的生命,以及彭城书院的连接更深厚了。先生期盼我们最后都能实现生命的圆满,都能去往光明世界。人生这一行旅我们也许会遭遇挫折、困难、磨难、非议,但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方能破茧化蝶,最后得到生命的大解脱。现世就是修行的道场,生活中的每个不如意都是来考验我们修为的。先生说:“面对考题如果起了情绪,生了烦恼,那么考试就没通过。”先生的话语瞬间注入我的生命,点醒了此刻的我。

自己的所谓委屈,不就是因为太关注小我、强调自爱吗?做了一点事情,就欲望膨胀,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滋生了傲慢心。当幻想破灭时,就发牢骚,鸣不平。孰不知我们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当下,都是来度化我们的。特别是那些愈发让我们不舒服的人,愈是我们生命的贵人。遭遇挫折与磨难,正好是消除过去所犯错误的机会。我们应该抱着积极心态,坦然接受。甚至把苦难看作是历练心智的机会,从而让自己达到身心合一、天人合一、与道合一的境界。

时光不语自清浅,岁月无言亦安然。倏忽之间,第六期子衿学堂美好的时光悄然划过。我们走进《了凡四训》,参悟改命之法;我们在至美清秋时节,共赴银杏时光隧道;我们在秋阳下席地而坐,领悟十二时辰养生法,感受人随天地动的玄妙;我们布一方茶席,历一季生命,享受无我的禅悦人生;我们与一叶茶亲密接触,在七碗茶中照见本心;我们在花道美学中体悟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大美……每一次在先生的引领下,都仿佛迎着太阳的方向,挽一缕清风的洒脱,约一场细雨的浪漫,向阳而生,向上而行,终究会触及星辰大海。

彭城书院——让我了悟心安处便是故乡!

子衿学堂——让我知道如何遇见更美的自己!

文化自信——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

    本文作者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八组成员、第66期启蒙班主班教师、2021级国学班弟子、第六期子衿学堂弟子 孙月美。邮箱收稿日期:202416日小寒节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